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羅非魚滯銷問題嚴重,嘉義縣養殖漁業生產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秋助二日強調,廠商實際收購價格與漁業署開會協調價格落差太大,漁業署若無善意回意,他將發動漁民北上抗議。
漁業署養殖沿近海漁業組長陳添壽二日接受電話訪問表示,漁業署站在輔導立場,邀集相關業者和漁民協調,有關協調價格是「建議」價格,最后交易價格仍由冷凍工廠和養殖業者自行決定。“漁業署”將擇期派員南下,和養殖漁民面對面溝通。
據了解,輸往歐盟部分養殖羅非魚去年被檢出藥物殘留,外銷受阻。今年5月20日漁業署特地舉行羅非魚產銷輔導研擬計畫,開會研討銷售問題。
會后第七項結論,工廠收購作為外銷用的羅非魚價格,每尾400克至600克者每臺斤13元,600克至800克每臺斤17元,800克至1100克每臺斤19元,1100克至1350克每臺斤21元,1350克以上者每臺斤23元。
嘉義區漁會理事黃金獅說,飼料價格不斷上漲,部分漁民為了求現,不得不賤賣羅非魚,血本無歸。
黃金獅說,目前廠商池邊收購價,每尾400克至600克者每臺斤僅有9元,600克至800克每臺斤11元,800克以上者每臺斤16元,價格低迷。
報導中指出,嘉義縣養殖漁業生產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秋助也指出,協會已透過張花冠及蔡啟芳兩立委服務處向漁業署反映養殖漁民心聲,如果未獲善意響應,將動員北上抗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