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記者14日從山東省海洋與漁業會議上了解到,2003年山東省海洋經濟總產值達到1802億元,比上年增長18.8%,水產品總產量達到706萬噸,漁業總產值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達到1003億元,比上年增長18%,產量產值繼續保持全國首位。
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介紹,山東省優勢水產品養殖快速發展,重點培育了海參、對蝦、扇貝、大菱鲆、海帶等20個優勢品種,魚、蝦、貝、藻、蟹及海珍品六大產業帶已成雛形。山東省優勢海產品養殖面積達169萬畝。對蝦養殖面積達到100萬畝,突破歷史最好水平;海參養殖面積26萬畝,產量3萬噸,產值達5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8%、35%和42%;海水魚類養殖面積8萬畝,產值26億元,成為新的支柱產業;扇貝、海帶養殖豐產豐收,產量、產值均增長15%以上。淡水漁業以沿黃、湖區、庫區、煤礦塌陷開發為重點,推廣立體生態養殖模式,發展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產量突破100萬噸。
遠洋漁業形成規模優勢。山東省從事遠洋漁業生產的企業已達16家,用于新建和改建遠洋漁船的資金達1.6億元。目前,山東省遠洋漁船發展到202艘,其中大洋性漁船已占到70%。2003年山東省遠洋漁業產量達16.4萬噸,國外經營總收入達到1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5%和39.7%。遠洋漁業成為漁民轉產轉業和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山東省漁業不斷拓展新領域,積極參與旅游、港口、海上運輸業。據統計,山東省漁業企業擁有海上運輸船舶70余艘,總噸位5萬多噸。以觀光、垂釣、趕海、品鮮、購物和體驗漁家風情等為主要內容的休閑漁業加快發展。目前,山東省已建成規模垂釣場所2000余處,開展“漁家樂”休閑漁業項目的漁戶迅速增加,年收入達到3億元。山東省每年有6萬多人到外省從事水產養殖、捕撈、加工、運銷、漁業技術服務等工作,年總收入達10億元。山東省還加快中心漁港建設,把中心漁港建設和漁區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完善配套功能,開展漁港魚貨貿易、加工生產、鮮活運輸以及其它服務業,拉動了漁業第三產業及相關產業的增長。2003年山東省漁業第三產業產值達2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以上,占漁業總產值的23·4%。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