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自16日中午12時起,為期3個月的黃渤海區進入伏季休漁期。休漁了,海鮮還能照吃不誤嗎?在休漁期過去兩日之時,記者走訪市區的環海農貿城、紅利、煙大等各大農貿市場發現,市場海鮮數量變化不大,僅個別鮮魚種休市,海鮮價格全面微幅上漲,并導致肉蛋類食品的銷售升溫。
海鮮價微幅上漲
環海農貿城日進海鮮量減少約500公斤。黃花魚上漲約10%;比目魚類(片口、長脖等)上漲了20%-30%;黑魚、扒皮狼等常見魚種也上漲約20%。鲅魚已無鮮貨,冷凍魚類銷售勢頭看好。在紅利、宏達兩大水產市場,記者發現干鮮產品也明顯增多。
環海農貿城從事水產品交易的一位劉姓老板高興地說:“我提前約好批發的養殖魚派上了用場。我是不愁貨源,只愁銷路啊!”休漁使野生海魚大幅減少,但海魚的價格沒有因此而大幅上漲,養殖魚起了大作用。
肉蛋銷售旺
海鮮價格的上揚導致肉蛋類食品銷售趨火。記者在幾大市場了解到,肉蛋食品水漲船高,不少市民改了“口味”。環海路一肉店老板稱:市場的海鮮價格漲了,飯店的價格也得跟著漲,一般消費者選擇吃肉的多了。
蛋類的銷售也旺盛了許多,在良友超市,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雞蛋銷售升溫固然是由于端午節臨近,但伏季休漁對蛋類的銷售帶來的影響也是必然的!闭徫锏氖忻駰钆縿t表示:吃冷凍海貨、養殖海貨,總感覺口感差些,自然買的人少了。
養殖海貨多
今年,煙臺市人工養殖的各類鮮活海貨4萬多噸。記者了解到,今年休漁期間,煙臺市100萬平方米的工廠化海水魚養殖、30萬畝的灘涂貝類養殖、6個深海大網箱養殖,預計可向市場供應鮮活海水魚1000噸、蝦蟹類15000噸、蛤類25000噸,海參鮑魚的供應也充足。另外,全市還有340多家水產品冷藏加工廠以冰庫存貨等有力措施來保證供貨。
記者從水產界專業人士處了解到,伏季休漁期間海貨供應充足,市民無須擔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