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12/14訊 記者從上海市水產部門了解到,今年上海首次派出了遠洋漁業捕撈隊前往南太平洋地區捕魚,至今已經捕獲了一萬多噸金槍魚。遺憾的是,這些新鮮的高檔海魚卻沒有一條被送上市民的餐桌,主要是因為上海目前缺少零下50度的低溫冷庫,使金槍魚上岸后無法儲藏。
據漁業專家介紹,金槍魚是目前海洋中口味最好,品質最高檔的魚類之一,無論其營養價值還是入口感覺,都要優于目前市民熟悉的三文魚。但是,由于金槍魚肉中含有大量脂肪,一旦捕撈上岸,在常溫下保存會出現脂肪自溶現象,隨之,肥美鮮嫩的口感也會立即變掉,因此,必須在瞬間宰殺后將其立刻放入零下50度的超低溫冷庫中保存,而上海的各大碼頭都沒有達到這種要求的大容量低溫冷庫,即使新鮮的金槍魚到了岸,也無法儲藏和分銷,所以上海市民也只能從罐頭食品這一渠道,來品嘗這種海洋極品的味道了。
不過,上海市水產部門的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金槍魚難以上岸,缺少冷庫只是表層和直接的原因,經營單位要是想銷售,建一個低溫冷庫并不存在技術和資金的瓶頸。其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金槍魚的售價高昂,而目前國內普通家庭的消費能力并未達到這個層次,缺乏市場才阻礙了金槍魚上岸。
據了解,目前從海洋捕撈上來的金槍魚未經過加工的市場價格大約是1萬美元1噸,精加工后進入零售領域,每公斤的售價至少在200元人民幣以上,遠遠高出三文魚等高檔魚肉的價格。從國際上來看,主要消費地也集中在日本和西歐等少數發達國家,上海派出的遠洋捕撈隊今年捕撈的大部分金槍魚也都上了這些國家的餐桌,同時為國內帶來了不少經濟收益。
不過,記者也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上海已經考慮不久以后在港口附近興建一些大容量冷庫,有計劃地少量引進一些國內漁船捕撈的新鮮金槍魚,以供應高檔餐廳和賓館的需要,市民今后可能有渠道享受這些海中美食了。
編輯:劉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