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12/05訊 據業內人士分析預測,2003年江西省漁業產值預計完成115億元,同比增加9億元,增長8.2%。解析有以下三大主要因素共同起作用:一是產量的增加、二是價格指數的影響、三是結構調整的效應。
產量的增加和價格指數的影響:(1)據11個地市10月份預測:江西省2003年水產品產量將完成146萬噸,比2002年增加7.8萬噸,增長5.6%;(2)據對全省11個地市14個農貿市場的水產品價格定點調查,預測2003年全省水產品價格指數同比為99%,比2002年略下降1個百分點左右。僅綜合以上兩個因素(因為2002年水產品的平均價格為7959元/噸,2003年受價格指數的影響水產品的平均價格預測為7880元/噸,全省146萬噸水產品產量),2003年全省漁業產值為115億元,同比增加5億元。
結構調整的效應:2003年優質水產品結構調整力度更加強勁,全省優勢水產品區域布局“三區一帶”的雛形已凸現(環鄱陽湖區優勢水產品養殖加工產業區、鰻魚養殖加工產業區、鯰形目魚類養殖加工產業帶、龜鱉類養殖區),近30個縣域經濟已尋找到發展水產一縣一品的新路子。據11個地市10月份預測:全省2003年特種水產品產量將達到43萬噸,比2002年增加6.3萬噸?鄢偭恐邪雌骄鶅r格測算外,新增的6.3萬噸特種水產品可帶動漁業產值增加3.4億元。
今年特種水產的新亮點很多,諸如:河蟹的產量將增長50%以上、蝦類的產量也將明顯高于往年、鯰形目魚類養殖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增長期,特別是全省近10萬畝的珍珠生產拉動漁業產值的增加。僅都昌縣的珍珠產值就達1.5億元。
綜合以上三大主要因素,今年完成119億元漁業產值是很有希望的,同比增加9億元。由于漁業生產的中間消耗占漁業產值32%、稅費占9%、固定資產折舊及其它雜費占9%,全省漁業凈增加值4.5億元,按全省農業人口3200萬人計算,水產業為全省農民人均增加收入14元左右。
如今傳統意義上的產量增加而拉動收入提高的空間越來越受限制;同時水產品受制于市場鉗制,價格難以捉摸,增產不增收已不新鮮。因此,如何另辟蹊徑,增加收入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一是靠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來實現增收。做到產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規;a、產業化經營;主打品牌戰略、開拓兩個市場。二是靠科技進步增加收入。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競爭力。三是靠搞活流通、發展加工來提升水產品增值而增加收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