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4/02/09訊 廣西玉州區水產畜牧業持續4年增長后,2003年又創佳績。據初步統計,與上年相比,出欄肉豬和外銷中小豬分別增長6.12%和2.31%;出欄家禽435.35萬羽,增長9.4%;肉類總產量和禽蛋總產量分別增長6.06%和1.6%;水產品總產量增長7.2%;水產畜牧業總產值達42620萬元,增長14%。
該區水產畜牧業持續增長主要是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圍繞農民增收目標,采取三大突破措施:一是優質品種發展有較大突破。瘦肉型豬、參皇雞、澳白星鴨、白鴿、本地塘角魚等優質品種有較大發展,出欄瘦肉型和外銷中小豬分別增長71.2%和61.3%,僅此兩項預計增收超500萬元。名優特水產品總產量和總產值也分別占水產品總量、總值的24.78%和38.76%。二是產業化經營有較大突破。主要抓好438個規模瘦肉豬場、317個規模雞場和3個本地塘角魚基地以及30個龍頭企業帶動。三是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有較大突破,即標準化生產、飼料、獸藥監督、動物防疫、檢疫工作、專項整治“瘦肉精”和違禁藥品以及飼料添加劑,實行標準化生產經營,使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
通過上述有效措施,促進全區漁業總產值同比增加1919萬元,牧業總產值增加3313萬元,漁牧業共增收5232萬元,農民人均純增收56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