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春節剛過,銀灘鎮赤江村民李文對自己新建的5畝池塘進行整體“裝修”,在它的表面覆蓋一層地膜,準備加水養蝦。像李文這樣利用地膜養蝦的模式已成為銀灘鎮蝦農養蝦新時尚。
養蝦業是銀灘鎮沿海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一個短、平、快項目,許多村民靠養蝦蓋了洋樓、買了轎車。但養蝦也有“軟肋”,養殖時間長了,池塘逐漸老化,病害增多,成功率降低。為了挖掘老池塘潛力,部分蝦農加大投入,購買地膜對老化池塘進行重新“包裝”改造,在塘底、塘壁四周鋪上地膜,地膜有效地隔絕土質、底質對水質影響,清池曬塘操作方便且效果好,大大提高養殖成功率。地膜養殖模式因此深受蝦農青睞并在新建池塘普及推廣。
為了拓展養殖空間,該鎮農民紛紛在內陸高位地帶上的坡地、荒地、殘林地挖塘搞小面積高密度養殖,這些“高高在上”新建土塘滲漏性大,如果直接加水養蝦,需要經常抽水保持水位,養殖成本偏高且效果不理想,但鋪上地膜后,池塘保水能力增強;并有效減少養殖水體因滲漏對地下淡水資源及周邊土地及作物咸化污染,一舉兩得。據曲灣村季主任介紹,鋪一畝池塘地膜大概需要2000元成本,鋪一次可以連續使用3-4年,地膜養蝦模式是建造新池及改造老化池塘理想選擇。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