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赤潮是由于海域環境條件改變,尤其是有機質污染導致海域富營養化,促使浮游生物,特別是微小的藻類細胞大量繁殖和高密度聚集而引起海水變化的一種海洋異常現象。赤潮一旦形成后,由于浮游生物高度密集,分泌大量粘性物質,致使局部水域嚴重缺氧,造成赤潮生物自身死亡以及覆蓋區的各種生物大量死亡。赤潮對對蝦育苗也會產生不良影響,現將赤潮對對蝦育苗的危害及防治對策介紹如下:
對蝦育苗池加入含有大量赤潮生物的海水后,部分蝦卵會出現卵膜增厚現象,卵內常有異常顆粒,只能發育到原腸期或肢芽期。蝦卵胚胎發育的畸形率在30%以上,有時甚至超過90%,幼體生長緩慢,并且極易“生毛",出現大批量死亡現象。對蝦育苗防治赤潮生物的具體方法是:
1、用2~3ppm氯化鐵和12~15ppm有效氯處理經沉淀的砂濾水。用藥12小時內應連續充氣使藥物與水充分作用,殺滅有害生物。
2、余氯和用藥后產生的氯胺等有毒物質以及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可用“海中寶"5~8ppm中和,處理后的水最好待沉淀澄清后再使用。
3、育苗池水如生物種群組成良好,對換進的少部分不良潮水能起到較好的生物凈化作用。故從蚤狀幼體(Z)早期階段開始,每天向池中施2~3ppm的“必樂肥"1次。“必樂肥"中的有益菌群在育苗池中形成優勢菌群,可大大促進有機質及殘餌糞便的分解,并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同時“必樂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菌體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組成合理,富含多種維生素,具有顯著提高對蝦育苗成活率的效果。
4、蚤狀幼體(Z)糠蝦幼體(M)階段,用水量加大,應從Z階段開始,每次加3%~5%的淡水(儲于室外沉淀池,富含綠藻)。這樣,在幼體適宜范圍內的鹽度變化,破壞了赤潮生物的生活環境,有效抑制其繁殖生長,水質也較為穩定,幼體生長情況良好,變態加快。
5、一旦發現池內已進入較多赤潮生物后,應立即用“凈水先鋒"5~8ppm將赤潮生物絮凝沉淀,同時可迅速吸附分解水中的殘餌、糞便及有機污物,起到凈化水質,減少換水,保持環境穩定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