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蝦殼應是青灰色 蟹眼一碰有反應
水產品大量上市的季節,一些不法商販為了賺錢,往往會用死蟹死蝦蒙騙消費者。如何才能安全放心地選擇水產品呢,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教授。
購買時要看是否新鮮
何教授說,水產品的一個特點是不易保存。就拿大家常吃的蝦來說,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如果發生腐敗的話,蝦中的蛋白質就會分解,產生毒素。另外,腐敗的蝦中還會產生大量微生物,這些都是影響健康的有害因素。因此,選擇水產品時,要特別注意它是否新鮮。
何教授提醒大家,新鮮的蝦,殼應是青灰色的,透明有光澤,頭身緊密連接。如果蝦殼已經變成紅色,頭身破碎,最好不要購買。買蝦時還應該用手捏一捏,通過蝦肉的手感和彈性來判斷蝦的新鮮度:新鮮的蝦肉有彈性,不新鮮的則往往發干、發軟。
目前,螃蟹已大量上市,何教授指出,河蟹一定要買活的,死蟹含有大量嗜鹽菌,人吃了會發生惡心、嘔吐甚至中毒的癥狀。買時可用手指逗弄河蟹的眼睛,如果它立即有反應,就表示生命力旺盛;若眼睛突出且無反應,則可能已經死亡。另外,將河蟹拿到逆光處,根據它透光縫隙的寬窄,可確定其肥瘦(透光越窄河蟹越肥)。
水產品的產地很重要
何教授強調,買水產品時最好詳細打聽一下產地,不同地域出產的海產品在安全性上會存在差異:來自嚴重污染水域的海產品,很可能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還有些人工養殖的水產品,可能受到工業廢水的影響而含有有毒物質。
據香港媒體報道,今年8月份有很多冒充陽澄湖的大閘蟹在港銷售,其中一些屬于塘蟹或野生螃蟹。檢測報告顯示,這些假冒的大閘蟹氯霉素含量嚴重超標,食用后嚴重的可能導致肝衰竭。何教授提醒大家,買水產品時不要光圖便宜,最好選擇可靠的商家,才不至于買到假冒偽劣產品,農貿市場上有些太便宜、來歷不明或者有泥土味的水產品,很可能有質量問題。
吃時要仔細辨別
何教授告訴記者,由于水產品經過長途運輸容易死亡,一些街頭小餐館往往用死蝦、死蟹、死黃鱔等水產品加工成菜肴。就拿百姓喜歡的小龍蝦來說,用紅油一炸,就能使死去多時的龍蝦立馬紅亮起來。還有些餐館是把死黃鱔用開水一燙,讓它的肉色由發暗變得鮮亮,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對此,消費者一定要仔細辨別。
辨別時,首先要看口感。新鮮的水產品加工后,肉仍然會有彈性,肉質細膩;而死去的水產品,往往肉質粗糙,沒有彈性,吃上去軟乎乎的。其次是味道,死去的水產品往往帶有一股異味,即使做熟了,也不能完全消除。
另外,何教授提醒,如果是自己家里烹調水產品,一定要讓它熟透。水產品中含有的化學污染物容易揮發,加熱的時間越長,毒素就越少。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