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預防傳染病的各種手段中,免疫預防是屬于較方便、有效和經濟的措施,而且它具有無抗藥性、免疫力較持久的特點,尤其是對某些給藥困難、治愈率低的水生動物疾病,更是效果明顯,可大大提高成活率,故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預防措施,F以鱉的傳染性疾病為例,介紹免疫預防的方法。
一、組織漿土法疫苗的制備
1.取材:取具有典型癥狀的瀕死病鱉(如患紅脖子病、紅底板病、腐皮病),體表反復沖洗,并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以后,用煮沸后的剪刀解剖,取出腎、脾、肝、腸等病變組織。若在野外工作,可將病變組織保存在50%磷酸甘油緩沖液中,放在冷藏瓶中帶回實驗室,然后保存在4℃冰箱中,臨用時,將病變組織取出,用無菌生理鹽水洗3~4次。
2.勻漿:將病變組織沖洗稱重后,剪碎,加10倍量的無菌生理鹽水,勻漿(要勻碎),每分3000~4000轉/分低溫離心30分鐘,然后取上清液(即懸液)。若條件簡陋,可將剪碎后的病變組織,加10倍量的0.85%生理鹽水,用研缽磨碎,然后用兩層紗布或濾紙過濾,取其濾液。
3.滅活:將上清液(或濾液)經60~65℃恒溫水浴2小時,再加福爾馬林(含甲醛40%),使最終濃度為0.5%。此后,加入亞硫酸鈉溶液,使其最終濃度為2‰,以終止福爾馬林的作用。
4.安全及效力試驗:①安全試驗。設對照缸和測驗缸各一只,各放入健康幼鱉幾只(規格每只約200g),將水溫逐漸上升至28℃,試驗缸的鱉每只注射上述制備的疫苗0.2ml,對照缸的則注射無菌生理鹽水,均采取腹腔注射法。飼養觀察15天,兩缸鱉都不發病,則說明注射技術過關,疫苗安全;若試驗缸的發病,對照缸的安全,則說明疫苗滅活不夠,須再滅活,再做安全試驗,如仍不安全,只好將這批疫苗廢棄。若證實安全了,再進一步做效力試驗。②效力試驗。對做過安全實驗的兩缸鱉,各腹腔注射濾液0.2ml,繼續飼養15天,若試驗缸的鱉不發病,而對照缸的發病,則證明疫苗有效;若兩缸鱉都發病,則證明疫苗無效。
5.保存:用石蠟封瓶口,貼上標簽,放在4℃冰箱內保存,或氣溫較低的蔭涼處保存。
二、免疫預防方法
疫苗接種的方法有注射、噴霧、高滲浸泡、強毒感染和口服法等,但目前主要采用注射法進行免疫。注射法一般選擇后肢基部或腹甲與后肢連接處。注射一般選用5~5.5號針頭,進針深度約1cm,注射用量一般幼鱉為0.1~0.2ml,500g以上的成鱉為0.5ml。
三、免疫時間
對幼鱉用組織漿土法疫苗進行免疫注射,在實踐中已證明有顯著效果,但由于其免疫力出現時間較慢,因此一定要在發病季節來到之前完成注射工作。時間一般在4~5月幼鱉由溫室轉入室外鱉池飼養時進行,也可以在清理鱉池,將鱉集中后實施。
四、注意事項
1.對于已腐爛的病鱉內臟,一般不宜做疫苗材料。
2.疫苗制備與注射過程中所用工具均需做好消毒工作,已污染的疫苗不能再使用。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