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1月8日,中國漁業協會關景象副處長主持召開鰻工委會議,有關省的15名代表出席。汪勁秘書長在致辭中指出:2004年我國鰻魚出口創匯達到8.6億美元,占農產品創匯的12.2%,重新躍居我國單項農產品創匯額之首位。今年7、8月份孔雀石綠事件后,國檢部門暫停烤鰻出口,烤鰻廠基本停產,導致鰻魚壓塘、價格下跌,許多養殖場陷入困境,還波及到飼料加工企業。據統計,今年8、9兩個月,全國烤鰻出口量分別下降67.3%和89.5%;對韓國出口活鰻8月下降89.7%、9月下降100%。目前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有關主管部門管理仍有脫節,未真正形成合力,管理上也還有漏洞;二是養殖生產過程中違規使用藥物的現象仍未完全杜絕。
汪勁秘書長介紹,2006年鰻工委工作的重點是:①繼續把提高鰻魚產品質量作為工作重點,抓好無公害鰻魚養殖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和歐洲鰻健康養殖技術示范區建設,考慮引進美國專利技術—節能性全循環射流養殖設施進行試點示范;積極推進鰻魚病害防治員就業準入工作的實施,組織起草病害防治員管理辦法;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漁藥生產企業登記注冊、漁藥地方標準提升為國家標準等工作。②加強與質檢、海關等部門聯系和溝通,加強與各級協會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有關政策、法規、標準,反映行業發展情況和問題,反映會員的愿望和要求。③繼續加強與日本、臺灣鰻業生產者定期交流機制,組織召開在香港舉行的中國大陸、臺灣和日本三地生產者鰻業產銷情況交流會;同時要保持與法國近海與回游漁業委員會經常性的溝通交流,并建立與其他歐洲鰻苗生產國相關部門和組織的聯系。關于歐洲鰻苗禁捕問題,她介紹說,經與法國有關部門聯系核實,近年來,歐盟確有部分國家提出要求禁止捕撈鰻苗,但也有一些國家持反對意見,目前有關各國尚未取得共識,因此在2006年還不會實施鰻苗禁捕。
江西省鰻工委劉志軍副秘書長指出:由于烤鰻暫停出口,鰻農已經三個多月沒有收入,鰻苗生產季節即將開始,然而養殖者既沒有錢購買鰻苗,也沒有魚池投苗,形勢十分嚴峻,將嚴重影響到明后年的鰻魚生產。
福建省鰻業協會朱紅副會長反映:福建1300多個養鰻場中,去年只有598個場獲準出口備案,今年又重新進行登記,只剩下113個場取得出口供貨資格,占全省養鰻場數的不到10%。國檢部門還硬性規定養殖場對烤鰻廠實行“一對一”的供貨制度,這是違反市場經濟的行為,侵害了企業的自主經營權,更是造成鰻魚“套牌”及溯源制度不能落實的原因。
廣東鰻業協會饒志新副秘書長指出:由于烤鰻廠暫停出口,鰻魚的價格下跌8000-10000多元/噸,鰻農減收,某地的6家烤鰻廠經濟損失達到1580萬元,再加上技術人員流失,損失難以估量。建議中國鰻工委向有關部門反映養鰻業的困難,建議國檢部門在制定有關措施的時候要聽取農業部門及養殖者的意見。
福清鰻協張述枝會長指出:由于媒體對孔雀石綠問題的炒作,國內菜鰻銷售量下降1/4。
代表們指出:世界鰻苗資源嚴重衰退,日本規定從每年的12月1日到翌年的4月30日禁止日本鰻苗出口,2005鰻年度又大量進口中國鰻苗,導致我國鰻苗價格從4-6元/尾暴漲至10元以上,養殖成本大幅度增加。目前,中國烤鰻出口處于半癱瘓狀態,活鰻大量壓池,養殖者沒有資金也沒有魚塘可以投苗,2006年初中國生產的鰻苗不得不大部分出口,將對2006-2007鰻年度我國的鰻魚產業產生惡劣的影響。
理事們強烈請求有關主管部門:①參照日本的做法,從每年的12月1日到翌年的4月30日禁止中國鰻苗出口,保護我國瀕臨衰竭的鰻苗資源,保護中國的養鰻業;②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由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③按照進口國的檢測標準檢驗出口;④改進養殖模式,制定用藥規范,推廣生態養殖;⑤開展藥物代謝動力學的研究;⑥消除媒體炒作的影響,宣傳鰻魚是安全的,編印鰻魚營養宣傳手冊,開拓國內市場。⑦進一步開展親鰻的放流增殖工作。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