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國珍珠產業正在開辟著世界珍珠史上的“中國珍珠”時代,并不斷的走向新的輝煌。
一、我國珍珠舉足輕重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并佩戴珍珠的國家之一,更是世界上最早開展珍珠人工養殖的國家。
我國珍珠養殖資源十分豐富,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生產國,在世界珍珠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004年,我國珍珠產量達1500多噸,占全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其中淡水珍珠更是占到全世界淡水珍珠產量的99%,從事淡水珍珠加工、銷售的企業近千家,創產值60多億元人民幣。可以說,對世界珍珠市場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二、品牌意識覺醒,集群效應初顯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成熟,我國珍珠企業的品牌意識也越來越強,珍珠產品的品質也不斷提高。幾年前,由于產量急劇增加,我國珍珠的出口價格不大理想。但從2002年開始,在出口量依然增長的情況下,我國珍珠的出口價格卻有了回升,充分表明我國珍珠的品質有了提高,產品附加值有了增加。
我國珍珠產業的集群效應開始顯現,有效地推動了地方特色經濟的發展。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形成了浙江諸暨為主要代表的淡水珍珠產業集群地和北海、湛江海水珍珠養殖貿易基地。如諸暨淡水珍珠產業集群地,不僅聚集了一大批龍頭企業,而且有較強的科技支撐體系,有政府長期戰略發展規劃的引導和支持,產業集群效應正在顯現。
三、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產業
我國珍珠產業,在部分地區已經成為有效解決"三農問題"、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使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珍珠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目前,我國珍珠業及其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約為40萬人,絕大部分是農民。珍珠養殖者幾乎全部是當地的農民。諸暨、湛江、北海、蘇州等地的珠農長期以來一直從事珍珠養殖,養殖珍珠成為當地農民就業、增收的惟一途徑。以諸暨山下湖為例。諸暨山下湖從事珍珠養殖的農戶超過3000戶,從事珍珠加工、銷售及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也已達1.5萬人,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山下湖鎮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命名為"全國珍珠之鄉"。
四、成為出口創匯的來源之一2004年,我國珍珠及珍珠制品出口1104噸,出口創匯1.5億美元,其中僅諸暨市自營出口就達9640萬美元。出口對象是日本、美國、法國、瑞士等發達國家和我國香港。其中,對我國香港、日本、美國出口額占整個珍珠出口總額的80%以上。而且,我國珍珠出口對象的數量,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涵蓋的區域也逐漸擴展到世界上各大洲。
五、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我國珍珠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傳遞友誼的紐帶。我國珍珠質地細膩,光澤柔和,品質上乘的珍珠完全可以和國外優質珍珠相媲美。我國珍珠的文化內涵豐富,底蘊深厚。因此,我國珍珠深受國外消費者的喜愛。許多外國元首、政要及其夫人到我國來,一定要購買我國珍珠。他們中的許多人因此和我國珍珠業界人士成了好朋友。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珍珠的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因此,我國珍珠產業發展空間大、前景好,并將呈現出如下的發展趨勢:一是珍珠產業集聚化發展,二是珍珠產業鏈不斷延伸與升級,三是珍珠市場需求將不斷擴大,四是珍珠行業步入"品牌戰略"軌道。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