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泰華農民研究中心預計,2008年泰國觀賞魚出口額將達到1億泰銖,比2007年增長了76.0%,其中分為魚苗9.4%、海魚40.1%及淡水魚50.5%。在各種觀賞魚中,暹羅斗魚的出口量為最高,而銀鯊、暹羅食藻魚、紅尾黑鯊、紅鰭鯊、耳斑鯰、苦力泥鰍和巨型生魚以其美麗和獨特的色彩正日益受到市場的歡迎。
目前,泰國是世界第七大觀賞魚出口國,擁有養殖觀賞魚和研發觀賞魚品種的潛力,是成為推動泰國在不久的將來獲得更高排名的重要因素。當前,由于曾通過新加坡定購泰國觀賞魚的國家已轉向直接從泰國定購,因此直接到貿易伙伴國開拓觀賞魚市場將使泰國的觀賞魚更廣為人知,并可在品種多元化、色彩美麗、價格有競爭力、養殖標準得到提高和出口觀賞魚的衛生檢疫嚴格有效等方面獲得更多的認可。
泰國農業部制定了到2010年將觀賞魚出口額增至20億泰銖的目標,鼓勵農民組成經營聯盟,如叻丕府萬磅縣的農民經營聯盟已成功發展成為泰國的主要觀賞魚出口基地。泰國農業部計劃將披集府發展成為觀賞魚出口基地,因為披集府在水資源和多元化淡水觀賞魚品種方面均具有齊全的條件。
為此,有關政府和民間部門必須攜手合作制定明確的觀賞魚發展目標,以及各部門在促進發展觀賞魚業中的作用,這將有助于增加觀賞魚的出口量和出口額,使之成為具有前途的農產品,以提高泰國觀賞魚的出口競爭力,應對正在積極發展觀賞魚業以爭奪市場份額的競爭對手國的挑戰。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