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日下午2點左右,潮水逐漸漲起了,出海的漁船也紛紛靠岸了,等候在碼頭上的100多輛車蜂擁而至,漁船靠岸不到半小時就被收購一空。“通過一段時間的休漁之后,資源有了回升,產量上來了,中國對蝦已長到12厘米左右了,魚、蝦個都挺大,非常好賣!”說著,老漁民自己也樂了起來。記者在現場初步了解到,岸邊的批發價,皮皮蝦每公斤12元,較大的黃花魚每公斤5元,小點的每公斤2元,蟹每公斤大約20元。
“我們的網主要是捕撈皮皮蝦,出一趟海至少能捕250公斤。”漁民高文洪告訴記者,開海第一天,他老鄉的一條漁船剛出海不久就遇到魚群,一網下去就捕獲了1000多公斤,按批發價算,這一網至少也能賺1萬元。二十年前,高文洪一家就來到天津,已在北塘打魚十多年。他說,開捕以來,每天凌晨3點就出海,直到下午2點左右才會返航。雖然出海打魚很辛苦,不過收入還不錯,兩口子一起出海,捕撈三個月,至少也有5萬元的收入。
不僅捕撈量增加,海鮮品種也有所增加,品種包括皮皮蝦、白姑魚、青鱗魚、鮐鲅魚、大鱸魚等,特別是近年來已經很少見的中國對蝦、黃花魚、梭子蟹、半舌滑鰨等渤海海鮮特產又重現漁民的船艙。
“這得益于市水產部門大力開展的人工增殖放流,并且在休漁期嚴格管理,今年休漁期,基本沒有人敢下海偷捕了。”一位漁民說。今年,天津市累計向渤海投放各類水生生物苗種2.7億尾(只/粒)。因大量實施人工增殖放流,加上雨水豐沛,海況、氣候、鹽度條件適宜,捕撈產量和品種比往年都有所增加。據天津市水產專家估計,今年捕撈產量預計將比去年增加10%以上,平均每天可捕撈10萬公斤海鮮供應市場。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