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江蘇陽澄湖大閘蟹以其獨特的美味蜚聲海內外,壓得其他地區的河蟹抬不起頭,而江蘇省張家港市的仿生螃蟹近來卻聲名鵲起,成為市場新貴。原因是該市河蟹養殖戶抓住關鍵,從研究陽澄湖大閘蟹的生長環境入手,在水塘里種植水草,投放螺螄,為河蟹創造近似陽澄湖的良好生態環境。如今,該地產出的河蟹與陽澄湖大閘蟹同樣是背青腹白,爪、毛金黃,最重要的是口味也一樣的好,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關鍵是一個“仿”字!胺隆保粌H是仿生態環境,說到底是仿生態技術。張家港仿生蟹不僅模仿陽澄湖大閘蟹的生態生長環境,還采用了相似的科學飼養方式。據該市水產技術指導站任孟忠工程師介紹:該市養殖戶不僅在選擇水面上比較講究,而且在餌料上也舍得花錢,除了投放螺螄、水草外,還有小魚、玉米等,講究葷素搭配等等。因此,仿生農產品不僅是簡單的“模仿秀”,更是由表及里的膻變。
“仿”出一條致富思路。因地制宜發展仿生農產品是廣大農民朋友增收致富的新途徑。對市場上走俏的名牌產品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名優農產品已經彰顯其在生產環境、生產流程等方面的優勢,可以給生產同類農產品的農戶提供鮮明的對比與參照。因此,廣大農戶只要采名品之長,提高產品品質,完善營銷手段,就一樣能在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