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做夢也沒想到,莊稼漢養的河蟹竟爬出了國門!”在鄉下滾爬了三四十年的當涂農民吳賢進再也無法掩飾自己內心的激動。昨日傍晚4點50分,當涂首批250公斤的出口河蟹在祿口國際機場登機,空運到香港后分送到東南亞客商手中。據了解,這是我市農產品首次出口。
近年來,擁有魚米之鄉美稱的當涂縣鄉村,廣大農民在上級組織和主要涉農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引導下,不斷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尤其是結合自身特點,利用當地水面資源優勢,努力發展河蟹等水產品生產,全縣僅生態養殖區就有4萬多畝,其中核心區逾萬畝。
在河蟹生產經營的過程中,銷售是重要的一環,多年來,當涂縣農民嘗試了不少辦法,但收效不太明顯。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當涂賢進漁業公司,積極發揮在水產協會的重點會員單位的示范帶動作用,于4年前注冊了“賢進牌”商標,隨后申請了河蟹產品包裝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兩項國家專利。為了做好河蟹出口準備,2003年擁有外貿出口自營權,2004年獲得國家商檢局頒發的養殖場地注冊衛生證,去年6月又獲得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今年以來,該公司一方面通過多種信息渠道進行推介,另一方面多次到香港與客商洽談。功夫不負有心人。前不久,終于獲得了東南亞多家客商的訂單,目前數量約100噸,計劃分6批發貨,屆時將有1000萬港幣進賬。河蟹出口樣品經國家商檢部門的多次檢驗后,200多項指標均獲通過。據悉,國際市場河蟹價格要比國內至少高出15%。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