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新聞晚報資訊:日前,中國工程院水產科技論壇在滬舉行,論壇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學術顧問王兆凱介紹了國際科學界的一個新興熱點——從藻類中提取生物柴油,作能源使用。王兆凱指出,如果把實驗室成果盡快應用到企業生產中,不但能應對如今的能源危機,還能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從水藻、海藻中提取柴油?聽起來有些像天方夜譚,對此王兆凱院士解釋說,藻類中的一個門類叫微藻,這類藻能通過光合作用,在體內產生油脂。它們的含油量很高,有些藻體內的油脂要占到體重的70%,這就讓科學家動起了腦筋,能否把它們提取出來,轉化為生物柴油?而且,微藻還有一個特性,就是要吸收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來“產油”。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因此,用微藻來制造能源的同時,還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可謂一舉兩得。
目前,王兆凱院士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上海漁機所合作,在微藻煉油項目上取得了很多技術突破,如解決了藻類變種問題,能用很低的能耗從微藻中提取油脂,實現這套技術的轉化應用已指日可待。根據王兆凱的構想,微藻煉油的首選應用場所是燃煤發電廠。這是因為,燃煤發電廠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污染環境的物質,如果把排放管道與微藻養殖區對接,這些有害氣體就會被藻類吸收,成為生產生物柴油的“原料”,是典型的變廢為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