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新華網資訊:10日12時,江西在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兩大魚類越冬港段,開始了為期半年的禁港休漁,以保護鄱陽湖野生魚類越冬場所,促進漁業資源增長,維護鄱陽湖良好的生態環境。
江西省漁政管理局介紹,進入10月后,鄱陽湖眾多魚類的越冬季節即將來臨。根據國家和江西省的有關法規,江西省決定自2008年10月10日12時起至2009年4月10日12時止,對鄱陽湖水域余干縣的下泗潭港和鄱陽縣的洪家穴港實施冬季禁港休漁。
江西省漁政管理局局長錢新娥介紹,冬季禁港休漁是保護鄱陽湖漁業資源的一項重要工作。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其中有魚類140余種,鯰魚、烏魚、江鼠、馬口魚、吻鲴、鱔魚、刀鱭、黃顙、銀魚等都是鄱陽湖名產。然而由于水域減少、水質污染及濫捕等原因,鄱陽湖漁業資源出現衰退,魚群低齡化、個體減小。為此,從1987年開始,我國在鄱陽湖部分水域實施春季禁漁和冬季休漁制度。鄱陽湖也成為我國最早實施禁漁的湖區之一。
目前,鄱陽湖水域共有6個港段被劃為冬季禁港休漁區,每年輪流對其中兩個港段進行休漁。禁港休漁期間,休漁區及其兩端各向外延伸50米的魚類主要洄游通道內,禁止一切船只、漁具和人員以任何形式進入捕撈或停泊,禁止采砂、砂石轉駁等破壞漁業資源和漁業生態環境或影響魚類安全越冬的作業;漁政部門也將加強對禁港休漁區的管理,做到定人、定船、定點、定任務,堅持日夜巡邏檢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