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樂清日報資訊:清清的養殖池里,增氧機不斷地轉動,水花飛濺,原來雜草叢生的荒地,現在變成了頗具規模的水產養殖基地。今年,養殖戶林昌華在芙蓉鎮前橫村開發了80多畝養殖基地,養殖了20多萬條歐洲鰻。
林昌華養殖河鰻已有七八年的時間了,他在大荊庶湖村建立了樂清市港龍漁業有限公司,采用高密度精養模式科學養殖歐洲鰻、鱘魚等,養殖面積30多畝,并擴大養殖規模,在芙蓉建立了另一水產養殖基地。今年該場還與中國水產研究所合作,引進澳大利亞的蟲紋石斑魚,現在已經長到手掌那么大了。
“水產養殖一定要走高科技之路,不斷提高單位養殖產量和效益。”昨天,市長潘孝政率市府辦、市財政、海洋漁業等有關部門負責人調研水產養殖業情況。潘孝政一行現場察看了“港龍”在芙蓉、大荊兩處養殖場的規模及設施。潘孝政對該場引進新品種,利用科技養殖表示充分肯定,并鼓勵林昌華進一步加大科技興漁力度,做深做透水產養殖文章。
考察了淡水養殖后,潘孝政一行又到南塘乘漁船考察了樂清灣海水養殖情況。
我市海域面積大,水產資源豐富,有很好的漁業產業基礎,發展潛力大。潘孝政一行察看了樂清市宏宇農漁開發有限公司的網箱養殖,該公司有深水網箱15口,普通網箱1000多口,養殖有美國紅魚、鱸魚、海鯽魚等,去年產值達50多萬元。
螠蟶、泥蚶、牡蠣等是我市傳統貝類,都是我市的特色名品。潘孝政一行又現場察看了清江牡蠣自然附苗基地。
潘孝政指出,“限制捕撈,鼓勵發展養殖業”是個大方向,水產養殖是增加漁民收入很重要的一種手段。養殖戶除養殖傳統品種外,要瞄準市場需求,引進新品種,發展名、特、優水產品養殖。有關部門要加強養殖技術指導,切實為養殖戶提供優質服務,同時加強捕撈管理。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大支持、扶持力度,圍繞增加農民收入,不斷提高養殖技術,逐步適度擴大養殖規模,努力把特色水產養殖業做強做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