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從上海市女工程師協會組織的“節能與公共安全”論壇上獲悉,本市目前已建立了“高危食品預警”和“低溫流通加工食品安全評估預警”等食品預警機制,相關食品預警顯示,每年四季度是大閘蟹、魚、蝦等水產品上市高峰期,水產品受養殖水源的影響,可能受到化學性污染或帶有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生物污染。
在該論壇上,上海市食品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該研究所對本市低溫流通加工食品發布的預警,預測在9月至10月期間,本市散裝熟食產品,安
全質量合格率為60%~70% ,發布二級預警;冷鏈即食方便米面制品的產品安全質量合格率為65%左右,發布二級預警;裱花蛋糕產品安全質量檢測裱花蛋糕產品的安全質量合格率在70%-80%,發布二級預警。據了解,按預測的食品質量安全合格率和危害程度,預警級別可分為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二級預警表示有可能存在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危害的,對上海地區形成一定影響的食品安全風險。
此外,相關食品預警還顯示,每年的四季度是大閘蟹、魚、蝦等水產品上市高峰期,水產品受養殖水源的影響,可能受到化學性污染或帶有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生物污染,危害程度為中等。
據悉,近年上海地區的主要高危食品和危害因素包括6~9月期間的葉菜類蔬菜的有機磷農藥殘留問題,6~10月散裝肉制品、熟食的微生物污染、添加劑超標、違規使用化學品問題,5~10月盒飯的微生物污染問題,5~11月集體餐飲的微生物污染問題。盡管如此,本市食品安全狀況總體仍趨勢向好、可控方向發展、主要評價指標逐年趨好。預計在2008年至2010年,主要食品市場抽檢合格率96%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