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海峽都市報資訊:在福州水產批發市場,有攤位在銷售染色的黃瓜魚,此事引起了省市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昨日下午,福州市食安辦召集福州市工商局、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福州市貿發局等多部門,在全市展開黃瓜魚專項清查行動。但記者隨執法人員檢查時也發現,目前,有關部門對黃瓜魚等水產品的監管和檢測,漏洞凸顯。
市場可疑黃瓜魚被取樣送檢
昨日上午9時許,臺江區整規辦、食安辦、工商局、衛生局、福州水產批發市場管理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對福州水產批發市場內黃瓜魚銷售門店進行清查。
檢查的過程中,記者發現,暗訪時,為記者示范漂染黃瓜魚的那家門店已空空如也。臺江區整規辦主任王佛霖說,聯合執法隊對市場內3家專門批發黃瓜魚門店和4家二級批發黃瓜魚門店檢查時,“并未發現有現場漂染情況”。
一些店鋪的店主表示,漂染是“極個別的”,是“在買家的要求下進行的”。執法人員說,漂染的行為可能不一定發生在批發市場里,黃瓜魚的養殖場主或是捕撈海魚的漁民,也有可能漂染,以抬高魚的價格。
王佛霖介紹,昨日,執法人員共對4家店鋪內的可疑黃瓜魚進行取樣,目前已送到福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檸檬黃含量,如果發現漂染情況,將嚴肅處理。
漁業部門將徹查養殖基地
昨天下午,福州市工商局、福州市衛生局分別對全市各級市場和餐飲業進行了清查,重點檢查黃瓜魚是否染色。
與此同時,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正在組織力量,今日上午將前往連江、羅源等地對黃瓜魚養殖基地進行清查。“如果黃瓜魚是在源頭染色我們將一查到底!痹摼炙a產業處劉副處長說,這次清查將對黃瓜魚養殖基地的魚飼料、黃瓜魚儲存倉庫等重點檢查,凡是發現在養殖和儲存過程中有染色行為的,該局將依據相關規定嚴肅查處。
黃瓜魚為何要染色
昨天,一些市民撥打968111提出疑問,商販為何要給黃瓜魚染色。對此,記者采訪了福建省師范大學生命工程學院水產類專家林教授,林說,市場上的黃瓜魚多為近海水產養殖,魚身上的顏色比野生黃瓜魚淺得多。因此有些不良商家為將養殖的黃瓜魚冒充成野生的黃瓜魚,便將其顏色染黃。此外,黃瓜魚上岸后在運輸儲存過程中,為了給魚保鮮增色,商家也往往在魚箱內添加色素。
“野生的黃瓜魚是生活在30至60米的海域中,吃的是小魚,這樣的生活環境使得它身體局部呈現出淺黃色。”林教授介紹,而養殖的黃瓜魚則是在近海進行網箱養殖的,最深也才5米,近海環境使黃瓜魚身上的顏色變淡了。另外,養殖的魚多食飼料,對魚身黃色色素沉淀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記者手記
水產品監管檢測漏洞凸顯
昨天,《福州水產批發市場黃瓜魚染色黑幕調查》見報后,上百市民撥打968111討論了此事,大家除了表示觸目驚心外,更多的是希望政府部門能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杜絕黃瓜魚漂染的現象。
福州市民余先生就說:“眾多部門咋就管不好一條魚?政府必須下決心,對食品生產流通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形成長效機制,讓有害食品隨時隨地受到監管。”
然而,記者隨執法人員檢查時發現,目前,有關部門對黃瓜魚等水產品的監管和檢測,漏洞凸顯。監管分為生產、流通和消費三個環節,其中,生產環節由海洋與漁業部門監管,流通買賣環節歸工商部門監管,而市民消費環節則由衛生部門監管。
但福州海洋與漁業局水產產業處劉副處長說,目前,他們只能檢測孔雀石綠、甲醛、雙氧水等,對于海產品是否染色無法檢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