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廣州日報資訊:
|
 |
撫遠漁民索亞軍、張志忠和池洪生在烏蘇里江拉網捕撈大馬哈魚。撫遠縣是中國的“大馬哈魚之鄉”。 |
簡要內容:半個黑瞎子島回歸后的第一天,凌晨3時,記者再次來到黑瞎子島南面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匯合處通江口的“帳篷漁村”,踏上撫遠縣城漁民張志忠駕駛的“放流”小漁艇,全程親歷了產卵期大馬哈魚的捕捉過程。大馬哈魚是一種每年捕撈期不到兩個月的洄游魚類,每年都會從大海回到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的江域產卵。
天然魚倉:魚有幾十種貴的賣到上千元一斤
帳篷漁村的東面和俄羅斯的島嶼隔江相望,北眺可以清楚地看到黑瞎子島中俄兩國新立界碑地,附近不遠則是著名的烏蘇鎮“東方第一哨”。這是一個當地漁民季節性捕魚的臨時落腳點,一到魚汛的捕撈期,前來承包打撈的漁民就會在這里搭起臨時帳篷,打撈上來的魚被上門的魚販收購,一直以來這里就是撫遠縣著名的“流動漁圩”。
10月1日到20日是每年洄游的大馬哈魚的產卵期,張志忠和他的搭檔索亞軍、池洪生合伙交了40500元的租金,承包了這個季節大馬哈魚的捕撈權。
一輪圓月高掛空中,氣溫約在零下2攝氏度左右,在“突突突”的馬達聲中,小漁艇迎著寒風漸漸離岸,并將一條300米長的大網緩緩撒下。不知不覺中我們被帶到烏蘇里江與黑龍江主航道交接江域,就在靠近俄方一側,停泊著一艘俄羅斯軍艦。
“一半的黑瞎子島歸還中國了,這下子我們就可以輕輕松松在自家門口的‘天然魚倉’捕魚了,要在過去,不小心就會‘過境’進入人家的領土。”
“ 在我們國家的這段江里,主要魚類有大馬哈魚、鱘鰉魚、鰱魚、鯉魚、鯽魚、鰲花等幾十種。如果能逮到一條鱘鰉魚,那一個冬天的日子就好過了。”張志忠說。據介紹,鱘鰉魚公家收購500多元一斤,現在市面上可賣到1500元一斤。大馬哈魚也很珍貴,曾經賣過200多元錢一斤,其魚子做魚子醬特別可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