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沙晚報10月20日報道 洞庭湖掌上明珠──大通湖今年大閘蟹將迎來一個豐收年。日前,記者在益陽大通湖漁場和平水產公司看到,忙碌的工人們正給鮮活的大閘蟹包裝、掛上“身份證”,這批大閘蟹立刻要被空運至香港。生產總監涂林初介紹,今年計劃往香港輸送5萬公斤大閘蟹,更多的大閘蟹則將銷往長沙、北京、上海等地,目前,公司平均每天外發貨1500余公斤。
大通湖借農博會異軍突起
作為中國大閘蟹第一品牌,陽澄湖多年來獨步江湖。但湖南本土的新銳品牌益陽大通湖正躍躍欲試,叫板陽澄湖的龍頭地位。“我們的中華絨螯蟹(大閘蟹)苗,和陽澄湖一樣是從長江口崇明島引進的正宗長江系苗種,大通湖和陽澄湖基本在同一緯度,氣候等方面的要素大致相同,經過精心培育,產品質量完全可以和陽澄湖媲美,欠缺的只是品牌。”大通湖生態水產股份公司董事長陳紅文介紹說。
涂林初介紹,2003年,大通湖大閘蟹進入長沙市場時,知道的人不多,和陽澄湖大閘蟹等知名品牌相比,價格較低。經過連續參加幾屆農博會,它已很受長沙市民青睞。目前,設在長沙馬王堆的水產品銷售點門庭若市,價格比以往有較大提升。
大通湖蟹現已暢銷到全國各地,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都已經設立了它的專賣市場,且還遠銷到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年銷售額已經突破億元大關。
盡快完成原產地認證
大通湖自然生態環境非常優良,水產多達109種,但很長時間養在深閨人未識。大通湖漁場黨委書記張勇軍介紹,2000年以后,大通湖漁場陸續引進了不少民營資本,先后成立了錦大水產、和平水產等多家民營企業,使大通湖漁場煥發了生機,但由于各自為戰,內爭不斷。今年初,大通湖漁場打出了體制創新的重拳:將大湖養殖使用權整體出讓,陳紅文以8500萬元的價格,獲得了大通湖12.4萬畝養殖水面49年的經營權,各家公司統一歸于大通湖生態水產股份公司旗下,大通湖漁場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農博會使大通湖牌水產品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大通湖漁場的大閘蟹、中華鱉、青魚等參展產品全部在會上獲得金獎,去年銷售各類水產品達2.2萬噸,總額2.26億元。”張勇軍表示,要依托農博會等宣傳平臺將“大通湖”商標打造成為全國馳名商標,盡快完成“大通湖”品牌原產地認證,將其建設成包括大閘蟹在內的淡水水產品重點產區。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