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黃巖區連續第三年開展漁業資源人工增殖放流,以凈化水質,美化環境。
由于受濫捕等因素影響,過去黃巖區的漁業自然生態平衡受到了嚴重損害,漁業資源量逐漸減少,而漁業資源人工增殖放流,可以豐富淡水生物資源,改善生態平衡。通過幾年的魚苗放養,黃巖區永寧江一帶的水質有了較大改善。10月初,黃巖漁政站工作人員又在永寧江一帶水域開展漁業資源人工增殖放流,投放3—10厘米的鯽魚、草魚、白蓮魚、鳊鯽魚、胖頭魚等魚苗30余萬尾。
本著把好事辦好、辦實的原則,漁政人員對此次放流高度負責,嚴把“質量關”,對增殖苗種的數量計數準確真實,堅決杜絕苗種以次充好、摻雜使假及在數量上弄虛作假等;嚴把“投放關”,嚴格到預定水域進行現場投放,保證規范操作;嚴把“管理關”,在活動開始前,漁政部門對增殖資源的后期看護管理做出安排,強化監管措施,公布舉報投訴電話等,保障活動有效開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