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汕頭特區晚報資訊:大力扶持水產品龍頭企業,出口創匯連續四年位居全省榜首......
連年來,廣東省汕頭市水產品加工業迅速發展,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一批批“汕頭制造”的凍蝦、魷魚、蟹肉和烤鰻等水產品源源不斷地銷往美國、英國、新加坡、加拿大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2003年第五次全省海洋工作會議以來,海洋漁業出口總量24.05萬噸,創匯總值13.55億美元,其中2007年出口量3.98萬噸,創匯2.18億美元,連年名列全省前茅。
投入大量資金扶持漁業龍頭企業
一直以來,汕頭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漁業的發展,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持漁業發展,從稅收、貸款、項目、用地以及品牌創立等方面給予扶持。從2004年起連續5年,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00萬元,用于對市級以上漁業龍頭企業增資擴產、基礎設施建設、水產品收購等的貸款進行貼息;從扶持中小企業專項資金3000萬元中安排150萬元,對市級以上漁業龍頭企業的技改創新、產品研發以及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項目實行扶持;對經國家認定和省政府批準的農業龍頭企業從事水產養殖或水產品初加工的所得收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暫免征企業所得稅,對市級以上漁業龍頭企業新辦養殖場用地,視同農業生產用地。對產品獲得國家“綠色產品”認證的漁業龍頭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新取得省級以上“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認證的,給予一次性獎勵3萬元。全市形成水產養殖加工鏈
汕頭市現有8個漁港,其中已動工建設的國家中心漁港1個,已建成的國家級一級漁港1個,二級漁港2個,三級漁港4個。漁港的建設也帶動了我市水產批發市場的建設和水產品加工、貿易的發展。目前,汕頭水產加工企業62家,冷凍廠23家,冷庫80座,年生產能力超過20萬噸;全市已建成水產批發市場11座,年交易量21.13萬噸,成為粵東地區水產品流通的集散地。
為發展水產品加工業,使汕頭海鮮走向世界各地,汕頭市認真落實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的各項政策,鼓勵民資、外資進入水產品精深加工領域,重點培育扶持加工出口企業,引導加工出口企業以自辦、聯辦掛鉤養殖基地、漁戶,為加工出口提高穩定、可靠的原料,
如今,全市有水產品出口企業38家,其中有29家獲得美國FDA認證,8家獲得歐盟認證,11家獲得韓國注冊,2家烤鰻廠在日本備案。大部分出口企業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對蝦生產線。目前,汕頭已形成以加工出口企業為核心,以水產養殖業、捕撈業為依托,對蝦加工、魷魚加工、魚片加工、鰻魚制品和罐頭制品為中間環節的水產養殖加工鏈,生產一系列具有汕頭特色的出口創匯拳頭產品。
中國淡水珍珠國家標準,也將由汕頭市的“紹河珍珠”修制訂!近年來,我市淡水珍珠產業正憑借著自主創新帶來的卓著成效,在蓬勃發展、快速成長的“海洋經濟”中,引領著國家乃至世界淡水珍珠養殖生產的風尚標。據不完全統計,由“紹河珍珠”首創的“淡水有核珍珠”養殖技術,已帶動全國淡水珍珠養殖戶幾千家,年產淡水有核珍珠高達400至500噸,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出口額連年位居全省前列。
幾年來,水產品出口雖然遭遇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綠色壁壘和技術壁壘,但經汕頭市各級有關部門采取措施積極應對,企業加快與國際接軌,積極引進先進設備、應用新技術、研發產品,產品逐步向高檔化、多樣化發展,努力提高水產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點完善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產品加工出口額一直位居全省各市前列。2002年-2005年水產品出口創匯分別為3.19、2.85、2.92、2.82億美元,連續四年位居全省首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