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30多年一遇的強臺風“達維”在海南萬寧市山根鎮登陸后,給整個海南水產養殖業帶來了極大的損失。水產養殖品種后市情況如何?值得業界關注。
對蝦養殖:總體來說,文昌清瀾港一帶,鄰沙崗、冠南、萬寧的港北東澳近萬畝低位蝦塘被淹,被沖毀,年內無法再生產。高位池的設備損失嚴重,整個恢復至少要15天。而高位池自備的柴油發電機也很難保證再恢復市電供應前的發電,一個禮拜內,20-40支頭的蝦亦會賤價上市。近期蝦價低已是定局,在10號后收完病死蝦、問題蝦后,蝦價才可能恢復,且有上升的可能。低位池的蝦有可能因臺風過后而提前發病(主要指河口和那大),估計11月海南東線的蝦料銷量會下降40-50%。養殖戶要保證其生活,恢復生產需要1-2年時間。沿海一帶的養殖戶,受損最大,下半年到明年他們的精力和財力有限,很少有錢投入養蝦養魚,所欠的飼料款要往后推,償還能力減弱。估計明年會有60-70%的蝦塘重整以后可以恢復。
而各蝦苗場亦須一個星期才可恢復車間和設備進行生產,約15-20天后,會有小部分的高低位池會繼續放苗,加上10月份部分蝦塘的訂苗計劃,估計有訂單的苗場會繼續開工做苗供應市場。從時間上推算,要在11月中下旬才有海南本地苗上市,如此算來,冬季蝦的養殖周期將往后推延,3月份不一定能上市,對各飼料廠做銷售估算有一些影響。
海水魚養殖:海南海水魚養殖的主要受影響區域集中在東線一帶,其中以金鯧魚居多。當地有80%低位蝦塘養的海水魚跑掉,幾乎所有的魚苗被打死,今年不可能再放。而網箱養殖方面,文昌、瓊海本身養殖并不多,50%的漁排式網箱損毀,跑魚不少。陵水新村港、三亞紅沙港也有部分漁排式網箱損毀逃魚的報告,但鐵路港由于地理位置不錯,網箱養殖損失較少。據悉,當地政府已經撥款500萬進行生產救災,每戶可以分到幾千元用于后續的養殖。
對于海水魚后市的情況,很多養殖戶比較樂觀,認為年底會有好的價格。據了解,今年海南的海水魚投苗量總體增加,主要部分是金鯧魚的養殖量擴大,全年的投苗量接近3000萬。雖然現在海南金鯧魚八兩以上規格的只有10.5-12元,但達到規格的魚只有50萬斤左右,加之廣東的魚差不多已經售盡,很多地方如陽江發病比較嚴重,金鯧魚不能過冬,到年底時只有海南可以向全國提供金鯧商品魚,屆時的價格自然會好。(中國南海漁業網)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