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石獅日報資訊:近期,國際油價頻頻下降,給國內成品油供應帶來了沖擊,但對于漁民來說卻是利好消息。
時值漁業捕撈旺季,大小漁船爭先出海,用油量加大。有多年漁業捕撈經驗的漁民老邱告訴記者:“漁船的用油量都很大,比如一艘輸出功率為800馬力的漁船,一天的用油量至少需要兩噸。油價高,這一天的成本支出也就高了,很多時候賣魚賺利潤都填補在油價里,雖然有賺頭,但高油價仍然讓我們出海捕撈很是謹慎。幸好在高油價時政府給我們發放了油補,這次國際油價大跌,對我們來說是個好消息。”
據悉,今年8月份,柴油價最高達到7000多元每噸,這給漁民出海增加了成本負擔,如果捕撈量不大或者市場魚價不高,漁民就很有可能虧本,因此漁民對出海是慎之又慎。如今,柴油每噸價格下降到5300元,一艘800馬力的漁船僅一天用油所需費用就可以節省4000多元,這讓漁民有了更多的資金周轉空間,就算捕撈量少或魚價低也基本上都能達到收支平衡,這也極大地帶動了漁民出海捕撈的積極性。
對于油商來說,他們的日子可不好過。據了解,8月份之前售買的油都是高價油,此次油價步步下跌讓他們虧損不少。現在,漁民每次在出海打魚前都會先估算好用油量,完全不像過去用油緊張時多買一些油儲存,在漁民看來,油價可能還會繼續下跌,所以用多少買多少,以免買來存放著掉價。
打魚成本降低了,那魚價呢?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相對于上個月,本月水產市場的魚價并沒有因此次油價下降而有所跌落,反而略有上漲。因為,隨著近段時間天氣逐漸轉冷,出海船只數量有所減少,市場供應的魚也跟著減少,水產品緊俏,魚價也就跟著上漲了。另一方面,油價下降,漁民擔憂政府是否會繼續實行漁船油價補貼政策。對此,漁政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還沒有任何政府通知或信息下達,“但政府扶持政策方向一直沒有改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