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1月26日,水科院南海所承擔的廣州市農業科技招標項目“無公害水產養殖環境綜合調控技術研究”(GZ-ZY[2005]0527)通過了廣州市農業局組織的專家驗收。
項目實施以來,通過對養殖池塘生態學研究和調查分析,估算了廣州市池塘養殖環境污染負荷現狀并對養殖環境質量狀況進行了分析評價,闡明了池塘養殖環境的退化機理;建立了基于有益微生物和微藻為主要調控生物的無公害水產養殖環境綜合調控技術體系、養殖環境及產品質量監控體系和生產技術規程;編制了養殖過程危害與質量缺陷分析指南和養殖質量安全管理技術操作指南;建立了無公害水產養殖示范基地2000畝,減少養殖廢水排放總量約50%,降低養殖廢水中氮、磷排放含量約30%,提高養殖效益約20%;在南沙區、番禺區和白云區開展對蝦、黃鰭鯛和羅非魚池塘無公害養殖環境調控技術推廣應用面積累計達23500畝,養殖環境達到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產品達到了無公害產品質量標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以上技術體系已列入農業部、廣東省及廣州市農業科技入戶主推技術。
項目執行期間,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表論文20篇,培訓從業人員800多人次。
專家組聽取了匯報,審閱了有關文件,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