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太原晚報訊: 6日,記者從省水利廳了解到,山西省擬在芮城縣建設圣天湖黃河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目前該保護區建設項目的報告已上報農業部,這標志著山西省將有首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省漁業專家介紹,近幾年來,隨著山西省經濟實力的增強,大面積推進農業開發、興建水利工程,導致濕地面積逐年減少、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再加上人為的私捕濫撈,使水域面積逐漸縮小,魚類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遭到破壞,不少久負盛名的黃河魚類資源日漸衰退,甚至瀕臨滅絕。
黃河鯉同淞江鱸魚、興凱湖大白魚(翹嘴紅 )、松花江鱖魚(鰲花)被共譽為我國四大名魚。黃河鯉自古就為食之上品,以其細嫩鮮美的肉質,金鱗赤尾、體型梭長的優美形態,馳名中外,是我國的寶貴魚類資源。鯉魚跳龍門的傳說,幾乎是家喻戶曉。民間流傳有"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拌凡魚"等美好詩句。
山西省擬建的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計劃總面積4.4萬多畝,其中核心區面積7000余畝,實驗區面積3.7萬多畝。核心區特別保護期為每年的4月1日至7月31日。主要保護魚類除了黃河鯉外,還有黃河鯽魚、鰱魚、鯰魚、鳙魚、瓦氏雅羅魚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