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中國漁業報資訊:
鰻魚在很早以前可是一種奢侈的食品,1年能夠吃上幾回,足可以讓人心里產生一種與眾不同的富貴感。日本從江戶時代開始,就會在鰻魚身體上澆上佐料,然后放置于烘烤架上烤著吃,這就是現代燒烤的前身。那時,江戶灣(現在的東京灣)一帶海域盛產日本鰻魚,這種鰻魚肉嫩味美,可是它們產卵的具體位置對于人類來說還是個謎。
而現在,野生鰻魚資源越來越少了。據統計,1969年洄游到日本的野生鰻魚數量為3200噸,到1999年只有817噸,現在只有600噸。所以,目前日本鰻魚的價格高昂,而且還在持續上漲。普通居民所購買的鰻有近7成以上是從中國進口的,因為中國鰻魚價格適中讓日本人承受得起。
2007年6月在荷蘭召開的國際漁業會議上,與會各國簽訂了《華盛頓條約》,將歐洲鰻魚劃為禁捕對象。由于歐洲鰻魚數量急劇減少,據稱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發達國家的消費者通常吃的是日本鰻魚、歐洲鰻魚和美國鰻魚。鰻魚數量銳減的最主要原因是對鰻魚柳葉體的過度捕撈。實際上,日本現在吃的鰻魚大都為歐洲鰻魚,這些鰻魚還是柳葉體時就被運到中國的養殖場,養成后被制成烤鰻魚端上日本人的餐桌。
20世紀90年代,日本人的鰻魚消費量激增,并使鰻魚的國際交易量激增。其結果導致了柳葉體價格猛漲,許多非法牟利者開始偷捕柳葉體。那時的混亂狀況與10年后的今天鰻魚柳葉體數量急劇減少不無關系。無論如何,日本的鰻魚消費量對世界鰻魚產業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即使是現在,全世界鰻魚消費量中的近7成都在日本。2000年,日本人吃掉的鰻魚約為17萬噸。
現在,在日本的海洋里已經捕不到鰻魚了。原因是過度開發對河流沿岸的環境造成非常大的破壞,以及海水遭到嚴重污染。鰻魚要從河流洄游到大海,但現在它們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自由來往了,因為它們曾經生活的水域兩邊都被混凝土加固,大壩和堰塞湖等出口被堵塞,一些海灘和濕地也不復存在。僅這些就讓本來生命就脆弱的野生鰻魚資源越來越少。
可以說,鰻魚這種魚類已經面臨難以想像的惡劣環境,如此下去,它們將會從地球上消失。也許鰻魚的人工養殖技術可以挽救它們,但不要忘記,它們是大自然的一種生物,應該妥善地加以保護,而不是等到人類快把它們吃光了才想起所謂的人工養殖,到那時就真的晚了。
對于人類來說,鰻魚還存在著許多不解之謎。日本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于2006年在關島海域馬里亞納群島西部發現了剛剛出世不久的鰻魚柳葉體,專家們估計鰻魚的產卵地點可能就在馬里亞納群島附近。這一發現說明鰻魚在成熟后要洄游到2000公里以外的地方產卵,真可謂是不辭辛苦。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