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汕頭日報資訊: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出口影響巨大。記者近日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我市水產品出口依然保持強勁勢頭。今年1至11月份,我市已出口水產品5.3萬噸,與去年同比增長41%,出口總值2.5億美元,與去年同比增長56%。
市水產行業協會會長陳耀廣告訴記者,市委、市政府的態度十分明確:支持企業出口。海關、國稅等相關部門對出口企業也進行了政策傾斜,全力支持企業做強做大。前不久,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通知,提高水產品出口加工行業的出口退稅率,由之前的5%提高到13%,涉及出口水產品包括凍羅非魚片、凍甲殼動物等9個稅號。這9個稅號目前是最主要的出口水產加工品種,尤其是對在國內采購水產原料加工出口企業影響較大。這一政策的出臺,鼓舞、堅定了加工企業的經營信心。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市眾多水產品加工出口企業采取了多種應對措施。一方面是繼續鞏固原有的美加、東南亞等市場,同時開拓歐盟市場。目前我市最大宗的水產品為對蝦出口,不少企業繼續利用對蝦出口優勢,搶占國際市場。全市今年上半年的對蝦出口與去年同比增長42%。其次,增加新品種出口,其中包括凍牛蛙腿、凍魚餌等。我市新品種出口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比增長20%左右。第三,發展來料加工貿易。汕頭海關的統計數字表明,今年1至8月,我市水產品加工貿易出口2600噸,同比增長35.3%。第四,我市眾多企業還大力開拓國內市場,以增強發展后勁。市鰻聯公司在北京設立了分銷店,并計劃在上海開設分銷店;市海棠食品有限公司新開發鮑魚罐頭,在廣西、重慶等地的市場熱銷,在廣州也設立公司,更好地促進水產品南來北往,加快流通;僑豐集團在廣州設立了5萬噸的冷庫,搞活國內市場。
在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的水產品養殖基地規模逐年擴大,不僅為企業增加了原料供應,還保證了出品質量。如我市目前正在發展高位池集約化養蝦技術,全市精養池已達到2萬多畝,粗放混養池近20萬畝。由于推廣對蝦健康養殖新模式,嚴格控制養殖投入品的使用,我市對蝦養殖檢測合格率100%。市萬亞食品廠有限公司自辦養殖基地300多畝,落實自控措施,生產對蝦暢銷歐盟各國。質量安全可靠的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受到廣泛歡迎。今年7月,美國FDA對汕頭鰻聯公司的產品進行檢測,對水產品的質量十分滿意。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汕頭口岸出口水產品衛生質量的連續檢測結果顯示,2008年不合格批次共2批次,批次不合格率為0.12%,與2005年相比大幅下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