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廣東對省內多家大型水產養殖場265個樣本進行抽檢,目前尚沒有發現在生產中使用“孔雀石綠”的現象。
目前廣東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比較健全,市民的吃魚安全是有保證的。
對香港抽查水生動物及其產品檢出“孔雀石綠”的情況,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與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岳昨日表示,由于內地供港澳的水生動物有嚴格的管制措施,目前沒有發現供港澳的經過檢驗檢疫的水生動物及其產品有“孔雀石綠”問題。對于香港市場上檢出的“孔雀石綠”,不排除是非正常渠道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進口水生動物及其產品進入香港造成的。
另據新華社香港8月23日電廣東檢驗檢疫局副局長黃偉明23日在接受香港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該局轄下30多家注冊供應港澳活魚養殖場,經檢查未發現使用“孔雀石綠”。?
黃偉明說,一直以來,廣東檢驗檢疫局對轄內的輸港活魚養殖場嚴格管理,加強檢疫,加強源頭的監管。到目前為止,30多家注冊供應港澳活魚養殖場未發現使用“孔雀石綠”。?
廣東每年供港活魚100萬噸左右,以中山、南海及順德等地為主。香港市場上的淡水魚九成均由廣東供應。除供應香港市場之外,廣東活魚還出口日本、韓國等國家,每年出口日本的鰻魚達9000噸,至今也未發現含有“孔雀石綠”。?
黃偉明表示,廣東檢驗檢疫部門將加大口岸檢疫力度,加強對出口港澳注冊水產品養殖場的監管。?
本報訊 (記者葉平生通訊員郭興民)昨天下午,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針對近來的“孔雀石綠”事件,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從7月到10月,該局將在全省開展以“孔雀石綠”和氯霉素為主的水產品藥物殘留專項整治行動。而根據該局對省內多家大型水產養殖場265個樣本的抽檢結果,目前尚沒有發現在生產中使用“孔雀石綠”的現象。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廣東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是比較健全的,僅生產環節的無公害檢測指標,淡水魚類就有17個,海水魚類更達到了21個。對于“孔雀石綠”的檢測,在廣州、深圳等各大城市,都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檢測網絡,僅廣州就有6家機構可以進行該項檢測。因此目前市民的吃魚安全是有保證的。?
出事鰻魚樣本未必來自廣東?
全省水產質量監控率超91%?
日前,香港方面在從內地進口的鰻魚產品中檢測出“孔雀石綠”,為此,廣東方面宣布,從當日起暫停對港澳的鰻魚出口,同時對已經輸出、尚在流通過程中的產品實施召回制度。為何香港方面檢測出“孔雀石綠”,而廣東省內卻沒有?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這個問題成為與會記者關注的第一個集中話題。對此,省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督處處長楊文葵解釋說,目前香港市場的水產品主要來自廣東、江西、福建等內地省區。此次香港方面雖然宣布在鰻魚檢測樣本中,發現了“孔雀石綠”,但并沒說明樣本鰻魚來自何處。廣東目前每天出口供應香港的鮮活水產品約在120~150噸,品種主要是珠三角地區的4大家魚,以及桂花魚、羅非魚、甲魚、鰻魚等優質品種;出口的供應渠道大部分都是由大型的水產養殖基地,通過廣東食品進出口公司等信譽好的公司,經過海關檢驗檢疫部門檢驗合格后出口通關的;此外也不排除還有少部分是沒有經過海關檢驗檢疫、由漁船直接登陸香港市場的。2002年國家農業部正式宣布將“孔雀石綠”納入水產品養殖違禁藥物,到目前為止,廣東各大養殖基地基本沒有發現使用國家禁止的違禁藥物的情況,其中包括“孔雀石綠”。?
從養殖到批發都配檢測設?
淡水魚海水魚各有檢測指標?
他表示,在水產品安全檢測方面,政府有關方面一直在做工作,其中最低的標準是進行無公害檢測。根據這項檢測,淡水魚類需要檢測的指標有17項,而海水魚類的檢測指標則有21項。在具體分工上,生產環節的質量監控由海洋漁業局負責,流通環節由工商部門負責,加工環節由質量監督部門負責,而餐飲企業環節則由衛生監督部門負責。目前,全省從養殖場到水產品批發市場,都基本配備了檢測設備。從生產環節而言,目前全省水產養殖的總體質量監控率已經達到了91%~96%。?
楊文葵告訴記者,今年7月,國家農業部發布緊急通知,針對河南等地一些魚塘養殖戶,擅自使用“孔雀石綠”等違禁藥物給魚治病的情況,要求各地組織查處“孔雀石綠”等禁用藥。為此,廣東決定從7月到10月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以“孔雀石綠”和氯霉素為主的水產品藥物殘留專項整治行動。?
“綠毒”被魚吸收后變成無色?
肉眼看不出須專門機構檢測?
根據廣東省水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對鰻魚、對蝦、羅非魚、甲魚、塘魚和牡蠣等主要水產品藥物殘留的監控檢測,在265個抽樣檢測結果中,沒有發現一例含有“孔雀石綠”。?
如何在市場上識別買到手的魚是否含有“孔雀石綠”,遇到疑問到哪里去尋求認證?是否含有“孔雀石綠”的水產品身體顏色也會變綠?針對這些市民關心的問題,省海洋與漁業局水產專家表示,由于它能夠比較有效地殺滅真菌,幫助防治水霉病、鰓霉病、小瓜蟲病等魚類常見病,并可以在運輸過程中提高魚的存活率,所以在2002年以前水產養殖、運輸過程中常常使用“孔雀石綠”。它雖然是綠色結晶體,但很容易在水中溶解,而且被魚身體吸收后就會變成無色,肉眼根本看不出來。因此,從魚身是否綠色來判斷它有沒有含“孔雀石綠”是沒有道理的,必須通過專門機構來檢測。?
做一次檢測大約1000多元?
主要是政府或企業委托進行?
楊文葵承認,由于“孔雀石綠”檢測并不屬于常規檢測范圍,而且它的檢測設備比較貴重,有的一臺就要100多萬元,所以有些批發市場并沒有配備這類專門的檢測儀器。但在廣州、深圳、佛山、湛江等城市,目前僅海洋漁業系統就都已經建立了比較健全的“孔雀石綠”檢測體系,僅廣州一地就有省水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珠江水產研究所檢測中心等6家檢測機構,具備了檢測“孔雀石綠”的能力。目前,做一次“孔雀石綠”檢測大約要花費1000多元,主要是政府委托或者企業委托進行的。他表示,隨著政府有關部門加大檢測力度,市場上的水產品安全還是比較有保障的。?
受“孔雀石綠”殘留事件影響,7月廣東企業對香港水海產品出口急劇下降,共出口7560噸,價值1468.1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36.3%和31.5%,進入8月活魚出口下降明顯,活鰻魚和活鯉魚出口量下降為零。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