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寧波網:“這些生猛海鮮,全是正宗的野生貨!”如今,無論是在菜場、酒店,還是在自家餐桌上,這是人們常常喜歡夸耀海鮮貨色好的口頭禪。
江東水產市場的一位經營戶告訴我們,眼下雖已過了春節黃金周,但向市場要東海野生大黃魚的電話仍然源源不斷。與此相反,養殖大黃魚雖然價格低得可憐,卻無人問津。
寧波水產行業協會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春節市場最受甬城市民歡迎的是大小黃魚、蟹、蝦、鰻等水產品,但捕撈野生海鮮的售價普遍高出養殖水產品一大截。其中,東海野生蝦每500克25元,養殖南美白對蝦每500克僅為8元至10元;野生海捕蟹每500克75元,養殖梭子蟹每500克僅為10元至18元。
最令人感慨的是,一條同規格的大黃魚,產自福建的養殖魚每500克售價僅為12元,而捕自東海的野生魚卻要價高達850元。普通養殖水產品與野生海鮮的價差,竟然有70倍之多。
品牌生態養殖水產品受青睞
日前,我們在寧?h越溪鄉的養殖基地采訪時,發現這里出產的養殖水產品不僅銷售不愁,而且價格不低于野生貨。養殖大戶丁海煥向我們透露了其中的秘訣:“一是要嚴格控制水質,二是必須按照自然生長規律養殖,這樣就能養出不是野生勝過野生的水產品!
與丁海煥相似,養在余姚黃家埠鎮一只只高標準室外養殖池塘里的“明鳳”甲魚,除了必須的人工投喂飼料外,其生長環境完全處于野生狀態。因而這一品牌甲魚每500克價格要比溫室養殖場高出6至10倍。
對此,水產專家認為,以養殖大黃魚為例,小型網箱出的魚顯得較胖,肉質松而且粗,但在大型深水網箱養殖的魚則顯得長而瘦,不僅體形接近野生大黃魚,而且吃起來肉質細膩,異常鮮美。
養殖水產品仍須加工做后盾
有關資料顯示,世界上75%的水產品是加工后銷售的,鮮銷比例只占總產量的四分之一。而我市目前的加工比例僅占總產量的45%。特別是近3年來,養殖業迅猛發展,產量急劇上升,而加工沒跟上,鮮銷又供大于求,已出現階段性“壓塘”現象。
南美白對蝦是市民喜愛、效益不錯的一個水產品種。但每到8月前后,養殖戶們就會犯愁,這時外地的各種蝦類源源不斷流入甬城,而本地南美白對蝦因受臺風等影響也會提前上市,由此加快了蝦價跌勢。最慘的時候,南美白對蝦的成交價每500克僅為5元至6元,遠遠跌破了養殖成本。
其實,南美白對蝦這一慘狀,前幾年也曾在我市的養殖大黃魚中出現過,但自從水產加工企業開發生產脫脂大黃魚后,不僅徹底改變了“賣難”現象,而且還上演了“一條魚引出一條完整產業鏈”的佳話。
水產專家認為,如果沒有開發生產脫脂大黃魚,類似今年春節福建養殖大黃魚的遭遇,難免也會在我市重演。毫無疑問,養殖水產品還須有加工業做其堅強后盾。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