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半島晨報-海力網資訊:食品原料
從“田間”到“餐桌”
層層監管
《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為使讀者充分了解這部新法,本報特邀遼寧青松律師事務所的王金海律師進行解讀。首席記者紀永江
“三鹿事件”暴露了在奶源收購運輸環節無人監管的弊端,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食品安全法對現行監管體制進行了調整,明確規定“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負責對全國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協調和指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的工作機制。各級衛生行政、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溝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引導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準和知識的公益宣傳,并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有權舉報食品生產經營中違反本法的行為,有權向有關部門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風險監測
“事后”提至“事前”
及早預防
回顧近年來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幾乎所有事件都是先被消費者或媒體披露出來,監管部門總是慢一拍,這導致出現問題后,消費者常常因聽不到權威聲音而無所適從。為此,食品安全法中明確“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對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危害進行風險評估。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結論的,國務院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據各自職責立即采取相應措施,確保該食品停止生產經營,并告知消費者停止食用。這一規定意味著相關部門應將食品的風險監管關口提前,主動對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有害因素進行檢測,防止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食品質量
“國標”取代“行標”
統一標準
目前,我國食品標準太多太亂,衛生標準、質量標準;國家標準、企業標準……各標準間重復交叉、層次不清。從蘇丹紅到孔雀石綠,從奪命果凍到可能致癌的PVC保鮮膜……標準的陳舊與缺失讓食品安全的防線一次次失守。為此,食品安全法明確了統一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原則,要求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對現行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等予以整合,統一公布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一些地方特色產品,如果無法制定統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但地方標準應當參照執行本法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的規定,并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食品添加劑
無論“有害”“無害”
嚴禁擅自添加
生豬飼料添加“瘦肉精”、敵敵畏泡火腿、牛奶里加三聚氰胺……近年的食品安全事故基本都是生產者為美化食品、降低成本違規添加非食用物質所致,食品添加劑因此背上罵名。同時,食品添加劑本身在使用中也存在監管不力、濫用突出等問題,導致社會上“談添加劑色變”。為此,食品安全法強調,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實行許可制度。食品生產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準關于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的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在食品生產中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法律責任
取消“免檢”
問題食品要“召回”
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后,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對食品不得實施免檢。國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產者發現其生產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食品,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并記錄召回和通知情況。食品經營者發現其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應當立即停止經營,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并記錄停止經營和通知情況。食品生產者認為應當召回的,應當立即召回。食品生產者應當對召回的食品采取補救、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并將食品召回和處理情況向縣級以上質量監督部門報告。食品生產經營者未依照本條規定召回或者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縣級以上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
對于問題產品,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柜臺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未履行審查入場食品經營者的許可證,明確入場食品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定期對入場食品經營者的經營環境和條件進行檢查等義務的,如果在其市場內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