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外表鮮艷但魚鰓里面已發黑。
黃花魚就是用溶于水的檸檬黃染色的
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從海鮮市場買回的黃花魚,顏色鮮艷,并且發黏,懷疑被染了顏色。針對這一情況,記者對濟南市的一些海鮮市場進行了調
查。
市場調查 擦魚的紙巾變黃了
記者來到一家海鮮市場,賣黃花魚的有七八家。在其中一個攤位上,記者看到,一個大泡沫箱里盛滿了冷凍的黃花魚,魚的個頭挺大,箱里冰融化后的水顏色明顯發黃。
“這個魚怎么這么黃啊?”記者問,“來貨時就這個樣,不黃能叫黃花魚嗎?”攤販笑著說。記者仔細觀察發現,黃花魚的顏色特別深,看起來黏糊糊的,掀開魚鰓一看,里面已發黑。記者用紙巾在魚身上輕輕一擦,白色的紙巾明顯染上了黃色。
不過,在市場靠西邊的一個攤位上,女攤主賣的黃花魚看起來明顯不同,挺新鮮,顏色不黃,很自然,記者拿紙巾一擦,沒有染上黃色。
記者問了一圈,黃花魚的價格差不多,大一點的15元/斤,稍小一點的 14元/斤,魚販子普遍說魚是從青島運過來的。
為什么要給黃花魚染色呢?一位海鮮酒店的采購員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海鮮市場里賣的黃花魚,如果看起來顏色特別深,并且發黏,多半是經過處理的,“很多人認為黃花魚越黃越好,越黃越新鮮,其實真正的黃花魚并不發黃,身上是自然的顏色!
專業檢測 上色用的是檸檬黃
在記者調查中,有個別業主承認自己賣的魚被染上了顏色,但聲稱并非自己所為。那么黃花魚是用什么染色的呢?
此前,記者曾將所買的黃花魚樣本,送到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鑒定。發現黃花魚身上所染的顏色是一種色素,名叫檸檬黃。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濟南市多家經營食品添加劑和化工原料的商鋪,發現檸檬黃一類的色素很受歡迎。在普利街的某家店鋪,記者花5元錢很容易就買到一包產地為溫州某廠的檸檬黃。
這種叫檸檬黃的色素對人體究竟有沒有危害?記者采訪了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的湯衛東副教授。
湯教授告訴記者,檸檬黃這種色素是國家允許使用的,但也明確規定檸檬黃不能用于水產品中,少量攝入檸檬黃色素對人體危害不是很大,不過對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婦和兒童)來說最好不要食用。
漁業部門 給魚上色不合法
在調查中記者還得知,市場上出售的黃花魚多為近海水產養殖,魚身上的顏色比野生黃花魚要淺得多。因此,不良商販為了將養殖的黃花魚冒充野生黃花魚,就將其顏色染黃,賣出高價。
"往水產品里添加人工色素肯定不對,違反了國家關于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屬欺騙消費者行為。"省漁業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食品添加劑使用時應符合以下要求: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或以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
工作人員介紹說,鑒別黃花魚是否被染色,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用干凈的衛生紙擦拭魚的身體,如果衛生紙被染色,說明魚被染了顏色。此外,還可以用手刮一下魚鱗,如果手變黃了,也證明染色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