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海門日報資訊: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蘇省海門市萬年鎮中圩村擁有豐富的水面資源,水質清澈純凈,該村充分發揮這一優勢,發展水產品養殖。昨日,該村黨總支書記俞寶珍告訴記者,全村水產養殖已達1000多畝,每年為農戶人均增收1000多元。
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圩村一些村民開始養殖螃蟹。因水質、泥土等原因,中圩村養出的螃蟹味道特別鮮美。村干部一班人看到了其中潛在的商機,前幾年,該村為螃蟹注冊了商標,即三興河蟹,并成立了三興河蟹專業生產合作社,為養殖戶統一采購蟹苗、統一提供養殖技術、統一銷售,每年組織養殖戶培訓、參觀,還邀請專家為村民授課。“商標的注冊大大提升了河蟹的身價,而合作社的組建,為養殖戶解決了銷售的后顧之憂。”俞寶珍感慨地說,如今三興河蟹與市場上普通河蟹相比,每公斤高出40至60元,雖然價格較高,但每到豐收季節,河蟹還是供不應求,合作社已經與賓館、飯店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慕名而來的散戶也很多,去年就有幾個日本客商前來購買。據了解,目前全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起了河蟹,其中養殖大戶就有520多戶,占全村人口的40%。2組村民夏勇承包了30多畝水面,專門養殖河蟹,去年一年就賺了15萬元。
三興河蟹的養殖讓農民富了起來,但如何讓水面發揮出更大的效益,成為中圩村村干部的新課題。這幾年隨著市面上龍蝦價格的一路上漲,中圩村人又看到了一條新的增收路。25組的王兵承包了10畝水面養龍蝦,年收入5萬多元。養殖龍蝦雖然也賺錢,但在同一個池塘中,養蟹與養蝦不能同時進行,大龍蝦要吃小蟹苗,大螃蟹要吃小蝦苗。如果能解決這一難題,形成蝦蟹共養,那么農民的收益又可以翻倍增長。俞寶珍激動地說,今年她在自家的10畝蟹塘里,嘗試著投放了一批龍蝦,用網箱養殖,目前試驗已取得了初步成功。
談起以后的發展,俞寶珍充滿信心,她說,如果今年蝦蟹混養成功,她將把這一經驗向全村養殖戶推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