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3年5月8日新聞)“中華淡水八珍”之一的“筆架魚肚”是用長江特有名貴經濟魚種——長吻鮠的鰾精制而成的。由于長期過度捕撈,長吻鮠一度瀕臨資源枯竭的境地。近年,湖北石首市努力探索長吻鮠的人工繁殖技術,終于實現了規模化養殖。過去昂貴的“筆架魚肚”如今有望進入尋常百姓的家門。
“筆架魚肚”鰾質肥厚、鮮嫩純白,高蛋白、低脂肪,對心臟病和心血管病具有獨特的預防療效,市價曾達到每公斤2000元以上。
“九曲回腸”的長江石首江段是長吻鮠惟一的棲息地。近年來由于長期過度捕撈,天然長吻鮠產量急劇下降。1998年,國家漁政部門將長吻鮠確定為限量捕撈物種。
針對荊江長吻鮠資源日漸枯竭的趨勢,石首市從1987年開始在農業部和湖北省政府的支持下,與中科院水生所等科研單位聯手,建立起長吻鮠良種場,經過10多年的艱苦工作,攻克了池塘靜水養殖、苗種人工繁殖、馴化飼養等技術難關,摸索出了一套較成熟的養殖技術,并于2002年在石首市調關鎮建起萬畝長吻鮠養殖基地。
石首市水產局副局長、長吻鮠人工繁殖及規模化養殖技術項目負責人劉建華告訴記者,目前石首市長吻鮠養殖生產進入穩定期,可年產魚苗1000萬尾,年產鮮魚2000噸,可制“筆架魚肚”20噸。目前石首市已經向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湖北筆架魚肚”商標,上海、廣東、四川等10多個省市的客商相繼來到石首洽談技術合作項目,名貴的“筆架魚肚”可望登上尋常百姓的餐桌。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