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寧波網資訊:膏紅味美、營養豐富的三疣梭子蟹(俗稱“白蟹”),曾因過度捕撈與海水污染,自然資源幾近枯竭。如今三疣梭子蟹資源相當豐富,當你盡情享用時,也許不知道這與一個科研團隊14年的默默奉獻密切相關。這個團隊就是寧波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王春琳帶領的“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養殖與加工技術研究”科研團隊。
不久前,2008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表彰大會在省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寧大有3個項目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這是其中的一個。記者近日進行了專題采訪,了解他們成功背后的故事。
發現生命奇跡
在梭子蟹養殖過程中,育苗和養殖是兩個關鍵的過程,曾經存在著一系列的瓶頸問題中。在王春琳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中,朱冬發教授和助手們對梭子蟹生命奇跡的發現是其中關鍵的一步。
按常理,受精是精子主動穿破卵子完成的,但在梭子蟹受精過程中,除了精子主動出擊外,還存在成熟卵子主動拖精實現受精的現象。
為了觀察梭子蟹受精過程,獲得實驗卵和胚胎樣本,朱冬發教授和學生們徹夜未眠,忍受著育苗場蚊子的叮咬,直到取得滿意的樣本為止。當他們從電鏡中,觀察子蟹受精過程時,發現了卵子主動把精子拖過來實現受精的奇特現象,從而提出了梭子蟹卵子成熟標志和受精機理,為提高受精率、胚胎質量及親蟹篩選提供了理論依據。
我國蝦蟹養殖著名專家趙法箴院士認為:這一研究成果解決了以前學術界對此認識模糊的問題,對育苗有著極強的應用性。
呵護“蟹寶寶”
王春琳教授說:“梭子蟹育苗,餌料很關鍵,怎樣照顧好這些蟹寶寶,養殖人員和研究人員需要像對待嬰兒一樣細心呵護。”但根據當時已有的資料,他們不知道苗種在不同階段對餌料種類、大小、營養與數量的需求,這就需要他們反復進行對比實驗,不斷比較總結,最終掌握苗種的食性特點。
除了餌料,水質調控也很關鍵,水太熱、太混、太淡了都不行。為此,他們根據苗種不同發育階段的需要,摸清了苗種不同發育階段的水質條件最適范圍,建立了水質調控最佳方案。
在池塘養殖中,梭子蟹生長需要充足的氧氣,而他們發現,養殖池塘中上下水層的含氧量分布是不均勻的,水底的含氧量最少;生活在池底的梭子蟹很容易因缺氧而造成大批死亡。如何使氧氣均勻而充足地分布在池塘里,課題組研發了高效養殖塘底充氧裝置,并獲實用新型專利,保證了塘里的蟹都有充足的氧氣。
據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統計,他們研發的池底充氧技術推廣已達7000余畝,養殖產量提高了1.88倍,畝增效600元~3000元。
創造良好環境
在梭子蟹養殖過程中,投放的餌料如果梭子蟹吃不完,殘餌就會污染水質與池底,影響池塘環境。為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創建了梭子蟹和脊尾白蝦、蟶子混養新模式。
把小雜魚蝦餌料投給梭子蟹吃,殘餌被脊尾白蝦吃掉,梭子蟹和脊尾白蝦的排泄物又能成為蟶子的美食,同時還可以培養藻類。培養出的藻類又成為蟶子等貝類的佳肴。這樣既改善了池塘環境,又提高了餌料與水體的利用率,養殖產值也提高了3倍。
在育苗方式上,他們創建的土池育苗新模式,克服了工廠化育苗投資大、成本高、風險大等不利因素。目前該項目成果土池育苗應用了100多家。僅寧波象山港橫碼附近應用了3000多畝土池與5家育苗廠,年產蟹苗9億只,成為全國最大的梭子蟹育苗中心。
改變雌雄比例
人們吃螃蟹時,總是更喜歡膏紅味美的雌蟹,因此,雌蟹價格也往往比雄蟹高出許多。然而,按照自然規律育出的蟹苗,雌雄比例基本相當。
如何改變這一自然規律,滿足市場需求呢?王春琳教授和他的科研團隊發明了梭子蟹雌性化誘導技術。通過這一技術,可使苗種群體雌性比例平均由50%可提高到65%。
這樣一來,雌蟹比例提高了,養殖場的養殖利潤也提高了。
避免自相殘殺
一只蟹需要三四個月才能長成。梭子蟹一生需要蛻皮20多次。與其它動物一樣,當餌料不夠或密度大時,梭子蟹也會打架甚至自相殘殺,特別是蛻皮后的梭子蟹很容易被吃掉。
怎樣解決這些問題?這個科研團隊在育苗階段采用多掛些網片等辦法解決;在池塘養殖階段采取了多放隱蔽物方法來解決,并且采用飼料和水質調控手段讓梭子蟹能同步生長,這樣蛻皮時,同池塘的梭子蟹都在蛻皮,它們就不容易自相殘殺了。
養殖前景喜人
談起梭子蟹的養殖前景,王春琳教授說,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浙江省梭子蟹養殖業,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之路。目前,已成為浙江省水產養殖四大主導產業之一。每年梭子蟹養殖面積超過15萬畝,養殖產量超過2.4萬噸,產值超過16億元。他們的科研成果與國內外同類技術水平比較,工廠化育苗每立方米出苗量高出0.2萬只,平均畝產量高出43公斤,平均畝效益高出2580元。這一科研成果應用后,僅在最近三年就已創直接效益3.65億元。
我國海水育苗單位現有3800余家,海水養殖面積有120萬畝,因此,該項目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與推廣價值。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