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新疆日報資訊:艾比湖畔,藍色的波濤蕩漾不息,岸邊植被綠意濃濃,湖面上嬉戲的水鳥婉轉啼鳴,常有灰雁、天鵝飛翔,成群的野鴨在水面啄食。精河縣艾比湖水產養殖基地工作人員說:“自從水產養殖基地建成后,來這的鳥兒越來越多了。”
2008年3月,精河縣投入110多萬元在精河艾比湖入口處東岸種植河柳1.5萬株,攔壩注水4000畝,建立了水產養殖基地。基地飼養了35萬尾長江中華絨鰲蟹和一定數量的草魚、鰱魚,經過近6個月的精心喂養,中華絨鰲蟹的回捕率達30%,每只螃蟹平均重量超過100克,產量將達到10余噸,被當地和烏魯木齊市的銷售商提前預定。
今年3月工作人員發現未捕的螃蟹安全過冬,看到螃蟹易成活,銷路好,該縣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于3月中旬從上海購進120萬尾蟹苗進行投放,預計在今年九月上市銷售。
從艾比湖自然保護區管理站了解到,近幾年來,在艾比湖水源地――山區森林全面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在丘陵及平原區廣泛實施了造林綠化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在農區全范圍實施了農田節水工程,保護區正有效地保護著艾比湖及周邊的植被。通過多項的措施,幾年來,艾比湖流域已出現水資源量增加,農田用水量減少,生態水量增加的趨勢。目前博爾塔拉河、精河年補給入湖水量6億立方米,與1億多立方米的地下水補給已能滿足艾比湖年近7億立方米的蒸發水量。使湖面近幾年基本穩定在60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降水充沛的年份,湖面還稍有擴大,湖面干縮的趨勢基本得到遏制。
2000年6月,新疆艾比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總面積400.62萬畝。2007年4月17日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