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寧海新聞網資訊:水產品總產量13.07萬噸,總產值12.83億元,養殖面積連續六年全省第一,養殖產量位居全省前列。在我縣,海洋漁業經濟已經連續六年占據了全縣大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可以說,海洋漁業經濟已經成為了我縣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而在這背后,科技與管理成為了最有效的助推器。
近年來,我縣在海洋漁業的發展上著眼于海水養殖業的外延擴張和內涵提高,大力實施“科技興漁”戰略,把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和新品種的引進開發作為科技興養的落腳點,有力地推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為了做好這方面工作,縣海洋漁業局制訂出臺了技術人員實行技術包戶責任制,定期下鄉到示范戶進行技術指導工作制,幫助解決一些養殖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幫助示范戶配備了一些常規的水質檢測設施。同時結合我縣各鄉鎮的養殖特色,推選出以鄉鎮為區域的梭子蟹、南美白對蝦等四個主推品種和梭子蟹與貝類混養、南美白對蝦半封閉精養等養殖技術模式,有效提高了養殖產量和利用率。而高涂蓄水養蚶和養蟶、低壩高網養殖等多項高涂開發技術還有效拓展了養殖空間,如三門灣近10萬畝被大米草覆蓋的高灘涂便得到了有效的開發利用。此外,自2006年推進養殖水域流轉和池塘標準化改造以來,我縣內塘規模化養殖面積已達5.4萬畝,已組建水產專業合作組織達31家,完成池塘標準化改造12000畝,使改造的養殖戶增產近20%。在發展原有品種的基礎上,我縣一方面研究新技術,引進新品種,如近年來我縣相繼引進開發的雙斑東方豚、鱘魚等新品種。另一方面,還積極開展養殖新品種的育苗試驗工作,如雙盤涂公司、長街得水育苗場與寧波大學合作的南北三疣梭子蟹雜交苗種繁育等項目均初見成效。
為做大做強我縣水產文章,打響寧海水產品牌,長街鎮連續幾年成功舉辦“長街蟶子節”, 越溪鄉則舉辦了“彈涂魚養殖發展論壇”。去年4月我縣又成立了水產行業協會,這些都很好地提高了寧海水產品牌的知名度。休閑漁業發展迅速。如以海水網箱為特色的峽山海鮮舫、以海水池塘為特色的茶院南洋港休閑基地等都很受消費者的歡迎。
科技手段在促進我縣漁業發展的同時,也維護了海洋生態的和諧。2008年,縣海洋漁業局對下屬海洋環境監測站的實驗室進行擴建,目前的新實驗室完全具備完成市局下達的海洋環境監測任務的能力,為我縣保護近28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持。正因為科技和管理為我縣的海洋經濟保駕護航,今年我縣水產品總產量將繼續增長,預計在2008年的基礎上增長4%。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