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經濟網資訊:日前,福建省石獅市政府拿出40萬元資金獎勵20家無公害食品企業,并一舉免除沿海漁民發展水產養殖灘涂使用費300多萬元。這是石獅市委市政府扎實推進“三農”工作,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石獅市委市政府多項惠農措施的出臺,讓沿海農民創業嘗甜頭,生活有盼頭,致富有奔頭。目前,沿海有萬余名漁民實現轉產轉業,扎根農村從事專業養殖。
近年來,石獅市委市政府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嚴格控制海洋捕撈總量,落實休漁制度,切實加強海洋資源保護;另一方面引導漁民轉產轉業,通過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提供政策資金扶持等,實施“一攬子”的惠農方案,鼓勵廣大漁民因地制宜發展養殖業,從而挖掘農業內部潛力,開辟增收領域。
在這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影響下,石獅沿海不少漁民紛紛洗腳上岸,成立了10家農業專業合作社,從業農戶達4000多戶,共有10000余人投入到養殖業大軍中。“這是個好現象,既保護了我們有限的海洋資源,又為我們解決傳統養殖業小而散的局面,推進石獅市農業走向規模化、品牌化、效益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石獅市農辦有關人士表示。
為有效解決養殖戶的資金難題,石獅市委市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穿針引線”,從去年9月份至今,幫助300多戶農戶獲得3000萬元貸款。同時,政府對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規模水產養殖均給予獎勵扶持;對獲得省級以上的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證書的,給予2—4萬元獎勵;對獲得福建省名牌農產品或省農業企業金獎的,當年度給予10萬元獎勵;凡獲得泉州市級、省級、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的,當年度分別給予2—10萬元獎勵;對新增海水養殖200畝以上的,每畝一次性補助100元;新增淡水養殖40畝以上的,每畝補助200元;對直徑10米、深度8米以上的網箱(4口),每組一次性補助5萬元;凡獲泉州市級、省級、國家級示范合作社的分別給予2—8萬元的獎勵。
有了政策資金依靠,廣大漁民轉產轉業吃了“定心丸”。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今年以來,石獅市新增20多家無公害食品企業、食品深加工企業,1000漁民從船上走進了企業,成為農村致富帶頭人。有關部門積極靠前,搞好技術培訓,引導他們利用地域品牌效應,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