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江西日報資訊:近年來,余干水產養殖堅持“壓縮捕撈、增加養殖、發展特色、主攻加工”的發展思路,通過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優化經營模式、提高科技含量等措施,引導水產向高附加值深加工產業化方向發展,水產養殖規模化、產業化及漁業生產加工專業化,逐漸成為余干漁業發展的新亮點。1至4月,全縣水產品總產量達5.22萬噸,其中,特種水產品總產量2.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8.3%和10.2%。
地處鄱陽湖邊的余干,水質優良,全縣可養殖水面達38.9萬畝。為充分挖掘水面資源優勢,該縣以優勢水產品和優勢養殖區為重點,通過資金和技術扶助,引導廣大養殖戶及漁業生產企業,聯合向集漁業養殖、水產品加工、銷售、休閑為一體的現代漁業發展。目前,該縣整合各類涉農資金5000余萬元,在瑞洪、康墾等6個鄉鎮14個行政村建立了烏魚、黃鱔等特色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去年還成功爭取中央財政投資改造標準魚池3000畝。據統計,該縣目前已擁有千畝以上、產值400萬元以上規模的特色水產養殖基地6個,連接農戶6100余戶,帶動輻射農戶8300戶,人均增收310元。
今年以來,該縣還穩步推進“漁業科技常下鄉活動”,搞好生態健康漁業養殖,在全縣建立技術指導員——基地——養殖戶三級技術推廣模式,重點推廣池塘烏魚高效養殖、網箱養鱔、養殖水域環境調控等五項技術,已取得明顯成效,烏魚、黃鱔產量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10.5%、13%。目前,該縣已有15個產品獲得“綠A”標識,并和香港漁業商會達成了烏魚供應、淡水魚加工等合作意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