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新聞網資訊:
日前,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隊和林芝地區農牧局在林芝地區雅魯藏布江和尼洋河兩江交匯處開展了林芝地區首次生態修復尼洋河魚類資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西藏本土魚類異齒裂鰒魚3萬多尾。
據了解,這是西藏開展的首次本土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也是近年來西藏首次開展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此次放流活動結束了近年來西藏在全國范圍內唯一沒有開展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的省份(自治區)的歷史。
據介紹,本次放流的異齒裂鰒魚魚苗來自由福建省第五批援藏項目、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援建的林芝地區水產良種繁育場,由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博士生導師、西藏魚類研究專家謝從新教授指導,以及西藏農牧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協助人工繁育出來的。這也是異齒裂鰒魚在世界上首次人工批量繁育成功,對研究西藏魚類繁育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也為西藏本土魚類人工繁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干部、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高級工程師張良松表示,下階段將繼續開展更大規模、更多本土魚類品種的人工繁育,繼續開展生態修復尼洋河魚類資源人工增殖放流,并通過這種放流方式,結合媒體宣傳,逐步引導藏族群眾科學放流、科學放生。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