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10/16訊 雖然受夏旱影響,福建寧德市今年香魚產量預計減產300多萬噸,但大多數養殖戶仍取得較高效益,目前,已有400噸銷往日本市場。不過水產養殖業專家對此持謹慎態度,他們呼吁加強行業自律,提升產品質量,在未找到新銷路前,切不可盲目擴大養殖規模。
香魚是一種溫水性魚類,因能散發出誘人的香味而得名。日本稱“鲇魚”,寧德稱“時魚”。在國外被譽為淡水魚之王,售價較高,每噸價格達4萬元以上。除日本養殖規模較大外,我國臺灣地區也有一定產量。
2000年,寧德市“香魚養殖技術開發”項目被列入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當年興起了香魚養殖第一波熱潮。但由于銷售渠道未打開,導致價格急劇下跌,養殖戶嚴重虧損。2001年,一些養殖場陸續與日本客戶簽訂訂單,取得較好的效益。2003年,隨著“閩東香魚”被列入福建省“重點新產品計劃”,養殖面積迅速擴大到100多畝,養殖條件和技術水平均居全國首位。
鑒于對蝦、大黃魚等一哄而上、無序競爭的教訓,今年6月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檢驗檢疫局及水產養殖專家們對市場進行分析,他們認為香魚產品主要依靠日本消費,市場單一,需求有限,銷售旺季短,且養殖條件要求高、產品質量要求嚴,不宜盲目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