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病 原
病原為鯉長棘吻蟲。
癥 狀
此病原通常寄生在前腸,數量多時可延及全腸。少量感染除局部病灶部位有炎癥外,一般不顯病狀;大量感染時,蟲數由十幾個至百余個,蟲體聚集成族,有的甚至能穿透腸壁而引起死亡;有時因大量寄生而將腸道堵塞,造成阻梗,病魚喪失食欲,魚體消瘦而出現貧血現象,逐漸死亡;也有因該蟲感染并發出血性腐敗病兒加速病魚死亡。
流行情況
鯉長棘吻蟲病主要是危害池養的二齡鯉魚,其他魚類雖有寄生,但并不發病。病原分布較廣,從東北的遼河到長江流域均有發現,但引起流行病的病例并不很多。
剖開患病鯉魚的前腸,腸壁上有大量長棘吻蟲并產生大量黏液(仿黃琪琰)
診斷要點
將魚腹剖開,用常規方法剪開腸壁,刮下腸粘液,用玻片壓片,再解剖鏡下檢查有無上述蟲體,并統計其數量。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帶水清塘,消滅水體中的蟲卵和中間宿主。并嚴格隔離病魚,防止已感染的水源通到無病魚池中。、
(2)發病水體用晶體敵百蟲(90%)全池遍灑,使池水成0.3毫克/升的濃度,殺滅中間宿主,同時用敵百蟲口服治療,按每50千克魚用藥15~20克用量。拌餌料投喂,每天一次,連續3~6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