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資訊:“四周筑壩荒灘開溝,水質清清溫度保夠;珍珠魚蟹黃鱔蛭蝦,一季收成幾年糧價!”簡單的一首順口溜,道出了農民從事水產養殖的致富經。
上半年,江蘇省如皋市共實現水產養殖總面積9.12萬畝,新增高效漁業面積3200畝,水產品產量7193噸,比去年同期增加899噸,增長14.28%,漁業生產正向著“效益良好、質量安全、發展和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方向發展。
高效漁業,“富”了養殖農民
今年,如皋市突出漁業增效、漁民增收,扎實推進高效規模漁業建設,重點推廣畝效益2000元以上的養殖模式,全市新增高效設施(網箱養殖、工廠化養殖)漁業面積500畝,改造建設標準化魚池1200畝。
觀賞休閑,是如皋市高效漁業的一大特色。如皋市抓住“如皋蝶尾”品牌,進一步加大了產品宣傳與市場開拓力度。以如城鎮城東村蘇中觀賞魚大世界和東陳鎮雙群長蝶觀賞魚專業合作社為龍頭,采取“基地+農戶”的方式,建立了觀賞魚專業村,達到了“兩個一”: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養殖戶達到100戶。
按照“垂釣、觀光、休閑、旅游”一體化的要求,休閑漁業產業功能進一步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垂釣場館21家,垂釣面積1050畝,上半年接待約10萬人次,垂釣量約40多萬公斤,垂釣休閑包括餐飲收入約1100萬元。
河溝養殖,“富”了水面效益
全市農村河道整治后,水面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適宜養殖的水面有所增加。據初步統計,如皋市農村三級河、居民河,加之新建道路取土形成的坑塘河溝水面適宜養殖的河溝水面有3萬多畝。以中等養殖水平,即畝產300斤魚、畝增收1000元計算,全市可增加水產品1500萬斤,農民可增加收入3000萬元,可就地安排農村富余勞動力1000到1500人。
年初,如皋市農林局組織對全市河溝養殖生產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印發河溝養殖水產信息專輯200多份;開展河溝養殖技術培訓班一期60多人次;組織河溝苗種增殖放流2次,放養各類魚種100多萬尾。
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河溝養殖示范村5個,其中南通市級2個,河溝養殖面積達4萬多畝,其中網箱網圍養殖達50萬平方米,無污染河道利用率達92.4%。
增殖放流,“富”了生態長江
近年來,由于水生生物生態環境的變化,漁業資源日漸枯竭,加上一些捕撈者急功近利,酷漁濫捕,以致“長江三鮮”幾近絕跡。2002年4月1日,我市吹響了長江禁捕的“集結號”。在今年的長江春禁工作中,市水產站先后張貼宣傳標語條幅50多條,出動40多個航次,300多人次,拆除網具10多口,驅除違禁捕撈船只20多艘。
為了實現“標本兼治,多措并舉,修生養息,先予后取”的長江漁業資源修復目標,如皋市積極倡導全社會參與保護“母親河”資源。6月6日下午,如皋市首屆長江放魚節在皋張汽渡舉行。當天,500多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4萬尾暗紋東方豚,2萬尾七星鱸魚,1萬尾鱖魚,130多萬只河蟹苗種,400多萬尾鰱魚、草魚等放流長江水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