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5-4-13)3月上旬,湖州市羅氏沼蝦苗種生產企業相繼出苗。育苗場的老板們發現,今年的苗種價格不再由他們說了算。原本打算賣100元/萬尾,結果一開始的價格只有80元,比去年最高價格低了60元,比去年的平均價格低了30多元。不僅如此,苗種價格并沒有在80元這個水平上停留多久,很快就降到65元,部分場只賣到50元左右,遠遠低于成本價。
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苗種價格的低迷,造成了普遍虧損。據湖州市水產苗種協會會長、湖州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凱元介紹,虧損最多的達到100多萬元,損失幾十萬元的企業已經不在少數。一些新辦育苗企業,已經走到了破產的邊緣。
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是造成苗種企業普遍虧損的一個原因。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羅氏沼蝦供過于求的情況并不嚴重。造成今天這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多年來存在于苗種生產企業和養殖戶之間對苗種銷售發言權的爭奪,形成了今年短兵相接的情勢,而對此準備不足的我市育苗企業措手不及,一下子失去了主動。
在沼蝦的品種開發上,無論是苗種的繁育還是沼蝦的養殖,我市和江蘇的一些市縣幾乎是同時起步的,都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通過幾年的發展,江蘇的一些市縣逐漸淡出苗種的繁育,形成了像高郵這樣全國最大的沼蝦養殖基地,而我市的養殖面積一直停留在不到1萬畝水平上,育苗企業卻得到了很快發展。目前,全市沼蝦育苗企業達到31家,去年生產苗種80億尾,成為全國最大的沼蝦苗種基地,占全國苗種總量的2/3左右。
就這樣,湖州和高郵一個是全國最大的苗種基地,一個是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據了解,我市每年向高郵提供的沼蝦苗種數量達到50億尾左右。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沒有湖州的苗種,就沒有高郵的養殖,沒有高郵的養殖,也沒有湖州的苗種企業今天的規模。
雖然在沼蝦的生產中,湖州和江蘇高郵互為唇齒,相互依賴,但兩地之間在沼蝦苗種銷售發言權上的明爭暗斗一直存在著。就在去年,市水產苗種協會提出的指導價是120元/萬尾。而高郵方面放出話來,湖州的沼蝦苗價格如果高于100元,我們就不要。結果因為去年市場供求形勢對育苗企業有利,苗種賣出了好價錢。
在今年的苗種交易中,高郵方面似乎從一開始就鐵定了心,要取得苗種交易的說話權。做法一,在向農民發布苗種供求信息時,動員養殖戶不要集中時間段購買,使今年購苗不出現高峰。做法二,推遲貸款發放時間和分階段發放。結果,到了往年沼蝦養殖時間到來之際,高郵大多養殖戶按兵不動。
早在年初,該市水產苗種協會就通報了各地農戶的養殖意向,并提出了100元/萬尾的指導價,做到確保企業利益的同時,保障養殖戶的利益。針對有可能出現的新情況,要求育苗企業出苗時間不要早于3月10日,最好推遲到20日左右。
3月初,湖州市水產苗種協會再次召開會議。此時,高郵方面沼蝦養殖一片沉寂,往年開始的養殖準備工作遲遲不見動靜。而我市一些企業早就開始了育苗。吳凱元在那次會上建議,把已經生產的幾千萬尾苗種倒掉,因為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勢必會造成市場的混亂,影響到整個行業的利益。
結果,3月4日就有企業出苗,還沒有需求的苗種一賤再賤。
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陳豐剛說,我市苗種行業遭遇“滑鐵盧”,從眼前看,育苗企業受到了損失,從長遠看,也不利于養殖業的發展。舉一反三,這一事件,實際上提出了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農業龍頭企業如何同市場連接這樣一個問題。在中介組織建立后,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依然需要不斷探索。(湖州日報)
采集:姜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