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與一撥撥來北戴河游玩的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不同,家住秦皇島北戴河的譚新民的臉上這些天整日愁云慘霧。作為一個靠海吃飯的漁民,他的海產品一直以來源源不斷地供給來北戴河的游客,但自從6月中旬以來,譚新民離北戴河也就幾海里的養殖場——撫寧縣境內的海域卻出現了扇貝、牡蠣、貽貝等濾食性貝類大面積非正常死亡或是停止生長的現象。 “6月初海面上開始漂浮著一些帶狀黃色的東西,起初我們并不在意,但是我們后來發現,凡是黃色東西經過的地方,養殖的扇貝就會死亡或是停止生長。”譚新民告訴《北京科技報》,在當地主要養殖的是海灣扇貝和櫛孔扇貝。養殖戶一般在春天撒下扇貝苗,到11月底成熟后就要全部收完,但是因為這些奇怪的黃色物質導致這些貝類突然死亡。 “用肉眼就能明顯看出,秦皇島部分海域的海水明顯為黃色,并且水質渾濁,透明度非常低,海流速度慢。”從現場回來的中國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王崇明告訴《北京科技報》,此次秦皇島60萬畝的海產有近40萬畝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7月初,黃色水域覆蓋了山海關至撫寧近岸寬約8海里左右的海域。7月中旬,北戴河區和撫寧縣水產主管部門相繼報告所轄海域內扇貝、牡蠣、貽貝等濾食性貝類出現了非正常死亡現象,且生長明顯停滯。 究竟這種黃色物質是什么,它為什么又會讓貝類死亡呢? 事件發生過后,秦皇島市政府發表了一份聲明:初步認定,海水發生異常是由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數量異常增多造成的。 導致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增多的原因是此前秦皇島市曾下過一場大暴雨,并發生大范圍由夜光藻引發的赤潮。赤潮消亡后,死亡的夜光藻沉入海底,經細菌分解,成為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快速繁殖的溫床,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含量增高造成了水色異常。赤潮期間,夜光藻大量繁殖,抑制了扇貝生長發育所需的基礎餌料硅藻和甲藻的生長,以致扇貝長期處于饑餓狀態,從而出現生長停滯和死亡現象。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胡建英教授對此提出疑問,一場大的暴雨如何能產生海洋的赤潮現象,并從而導致生物急性死亡? “一般化學物質的突然增多會產生生物急性死亡。”胡建英教授認為,如果像其所說的是由一場暴雨引發的赤潮就是一種面源污染,也就是說,當大雨來臨時,大量含有氮、磷化肥的農田土壤隨著雨水一起流入海洋中,致使海水的中藻類富營養化增加,但是,如果按這個理論推測的話,赤潮現象應該會有一個更大范圍的爆發,而不僅僅限于秦皇島一片養殖海域面積。 “既然不是面源污染,那只能是點源污染。”胡建英解釋說,所謂的點源污染就是指有固定排放點的污染源,工農業廢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由排放口集中匯入江河湖泊。這些大量含有有機質和豐富營養鹽的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后,造成近岸海域的水體富營養化,尤其是水體交換能力差的河口海灣地區,污染物不容易被稀釋擴散,因此這些地區是赤潮多發區。“當然海水養殖密度高的區域也往往存在水體的富營養化,形成赤潮的可能性較大,因為在給海產品投放的餌料中也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面對秦皇島海域出現赤潮污染,當地的漁民顯得無奈,但又從未想過探究原因。譚新民告訴《北京科技報》,像這種黃色物質原來每年都會有,只是今年特別嚴重。 “之所以海水會不定期的出現赤潮現象,合適的海流作用和天氣形勢也是必要原因之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類環境生物學研究員劉永定認為,當海流緩慢、水體交換弱、天氣形勢穩定、風力較小、濕度大、氣壓低、悶熱、陽光充足時,海流、風有時能使赤潮生物聚集在一起,沿岸的上升流可以將含有大量營養鹽物質的深層海水帶到表層,也可以將赤潮生物的“種子”帶入海水表面,為赤潮的發生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如果風力適當,風向適宜的話,就會促進赤潮生物的聚集,從而使赤潮的產生更加容易。 劉永定說,海洋中有330多種浮游生物能形成赤潮,有毒的大約有80多種,目前在中國沿海海域的赤潮生物約有150種。“赤潮爆發時造成海區污染,魚、蝦、貝類等海產品中蓄積赤潮毒素,人類食用后就有可能造成消化系統或神經系統中毒,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根據《中國海洋災害公報》,2008年,我國海域共發生赤潮68次,累計面積13738平方公里。我國海灣赤潮災害十年來增長了數倍。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因赤潮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有的年份可達10億元以上,一次大規模的赤潮就可能帶來幾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海灣赤潮為何越來越多?一直與海有著特別感情的媒體工作者王茜認為,這是因為近海的環境在一點點變壞。王茜還記得1989年他們到北戴河游玩時的情景,“早上跟著家人一起去趕海,海水一退,海灘上一片扇貝,隨便一撿就是一盆,還有許多叫不上來的海洋生物。”而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爺爺在近海處游泳時,一只海蜇就直接撞到了爺爺的胸口上。那時,當地的漁民劃個船,隨便就能捕撈出各種海鮮在岸邊叫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北戴河的環境每況愈下。”王茜說,現在來北戴河,海水有的時候會呈現出綠色,海水中各類垃圾隨處可見。“如果想在近海處看到扇貝已經根本就是奢望了。”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