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茂名日報資訊:近年來,茂港區海洋與漁業局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工業立區、農業穩區、科教興區、旅游旺區”的發展戰略和建設“海洋與漁業經濟強區”的目標,以打造“精品”、“亮點”為突破口,海洋與漁業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區漁業總產值3.2億,同比增長3.87%。
海洋經濟前景誘人。該區抓住區域優勢,大做海洋文章,全力打造臨港經濟帶,按海域功能區劃,加快港口建設,海洋工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都有較大發展。目前,茂名港水東港口設施已比較完善,有兩個500噸級貨運碼頭,一個20000噸級重件雜貨碼頭和兩個3000噸級的成品油碼頭,運輸能力明顯提升。濱海旅游業初步形成以第一灘為中心,虎頭山、大洲島、放雞島和有“綠色長城”之稱的防風林帶以及有“十里漁域”之稱的水東灣網箱養殖于一體的濱海旅游觀光帶,各項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承載能力明顯增強。隨著區內港口碼頭設施和觀海長廊的不斷完善,海洋經濟發展正步入快速增長期。
水產養殖業煥發勃勃生機。該區加大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努力打造“精品”、“亮點”。著重抓好對蝦高密度健康養殖、水東灣網箱養殖等,打造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的“十里漁域”,名優經濟養殖品種,如石斑、海鱺、紅鰭笛鯛 、龍躉比例不斷增加,均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通過海上、陸基養殖雙管齊下,較具規模的養殖基地逐步形成,產業結構日趨合理。近年來水東灣網箱養殖面積不斷擴大,已有網箱15000箱,養殖產量近8000噸,在水東灣內綿延數公里,形成了海上“十里魚域”的壯觀景象。與此同時,該區通過采取多種措施,狠抓水產品加工發展,使得水產品加工總產量穩定,并有逐年遞增的發展勢頭,凸顯魚肚、海蟄、海參、蝦醬加工特色和產、供、加、銷一體化流程,并初步形成了以山海、中海等具有一定規模的水產品加工基地。
多形式助漁民轉產轉業。該區按照“漁民自愿參與、市場積極引導、項目帶動、政府扶持”的運行方針,扶持沿海漁民轉產轉業:一是按省海洋與漁業局提出的“三個一批”轉產轉業措施,積極調整海洋捕撈作業結構和生產布局,引導漁民減船轉產轉業。截止2009年7月,該區淘汰漁船共49艘,引導和扶持轉產轉業漁民214人。二是實行項目帶動,走減船與漁民重新就業相結合的路子。通過實施這些項目,帶動轉產轉業漁民再就業。三是實施漁民安居工程,已建成漁民安居房30套,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部分漁民已喜遷新居。四是積極開展漁民培訓工作。三年來培訓漁民246人,把轉產漁民分流到其它行業,減少捕撈漁業勞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