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都市報資訊:
![]() |
最近幾天來,養殖戶每天都要從網箱中撈出幾籮筐的死鮑魚 |
福建省羅源縣碧里鄉共有鮑魚養殖戶2000多戶,在碧里至梅花的海區養殖著4萬多箱的鮑魚,每戶投資都在二三十萬元以上。奇怪的是,從8月29日起,養殖戶們突然發現養殖的鮑魚大量死亡,8月30日達到死亡高峰,所養鮑魚1/3死亡。此外,該海區附近的另外3個海區,也出現鮑魚爆發性死亡的情況,死亡率最高達到50%。
養殖大戶每天損失 3000元到5000元
昨天,記者乘船來到梅花海區,看到許多人在漁排上沖洗養殖鮑魚的網箱,將發病死亡的鮑魚撿到麻袋中。不一會兒,麻袋就裝得滿滿的,散發出很重的臭味,記者在十幾米外就聞到了一股惡臭。
“鮑魚越大死得越快,每天我處理死去的鮑魚都來不及,晚上還得加班,不然別的鮑魚也會跟著死亡。我已經好多天沒睡好覺了。”養殖大戶林茂豪說,他投資了200多萬元,鮑魚苗2007年就投下去,現在鮑魚苗養成大鮑魚了,按照往年的收購價,一斤大鮑魚本來可以賣到七八十元錢,現在每天損失在3000到5000元。
村民們說,碧里一帶的大部分村民都以養鮑魚為生。鮑魚生長期一般是18個月,鮑魚苗一粒是0.5元,而到鮑魚成品一粒至少1.5元,如果養3年到5年成了大鮑魚,價格就是幾倍幾倍地漲了。但鮑魚并不好養,它對海水的要求很高,海水入池前先要經過24小時黑暗沉淀處理,再經過砂濾池的過濾,在進入養殖池前先要調節好水溫,避免與養殖池水的溫差過大。
死亡原因不同往常 需國家級專家鑒定
羅源養殖區的鮑魚突然大面積死亡后,8月31日,省、福州、羅源海洋與漁業的技術人員就攜帶采樣工具和病害檢測儀到現場采樣調查。經過采樣觀察,這次瀕死的鮑魚個體完整,足部附著力減弱,體表顏色變淺。除這些外,沒有往常常見的裂殼、潰瘍、坡腹、肌肉缺損和肌肉萎縮等常見的病害癥狀。經過鏡檢,也沒有發現寄生蟲以及感染癥狀。
那么鮑魚到底是怎么死的?福州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的技術人員在各個海區采集了三個站位的水樣檢測水質,檢測的項目有pH值、重金屬以及藻類、細菌總數和弧菌等,目前實驗分析還在進行中。
今天,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將組織省水產研究所、廈門大學、集美水產學院等國家級和省級專家赴羅源灣碧里等海區現場勘察和采樣,并指導當地政府采取措施,盡量減少養殖戶損失。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